呂根島是德國最大的島嶼,位於德國東北部的波羅的海,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各種豐富而壯麗的海岸地形,尤其是以北歐那久負盛名、波瀾壯闊的海岸峭壁而著名。
當人站在峭壁之巔,對著洶湧狂暴的海洋仰天長嘯,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幕。
是的,當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出現在呂根島外海的時候,就是如此的激動人心。
當六艘驅逐艦和十七艘護衛艦,六艘登陸艦,若干掃雷艇、導彈快艇和常規核潛艇組成的艦隊擁擠在呂根島外海那狹窄的海面上的時候,確實很難讓人不生出一種“人定勝天”的豪情壯志來。
放眼望去,近五十艘大小戰艦星羅棋佈,散發著人類戰爭兵器的冷酷氣質。這樣的景象,此時此刻已經無法在德國出現、已經無法在英國出現、已經無法在義大利、在法國、在荷蘭、在西班牙,在整個歐洲,能夠與波羅的海艦隊對抗的敵手都已經是鳳毛麟角。
尤其是當現代級驅逐艦那雙聯裝130mm艦炮,對附近各國民用船隻進行驅逐射擊的時候,就更是讓人不得不膽寒了。
130mm艦炮的每一次射擊,濺起的水柱都在十米以上。每一次震耳欲聾的爆炸,都讓民船的船員和船長們膽顫心驚。幾十年冷戰宣傳裡,俄羅斯人的形象和地獄裡的惡魔也沒什麼區別了。在這樣的潛意識影響下,在場的任何人都不會懷疑,波羅的海艦隊有敢於把炮彈砸到他們身上的勇氣。
一道道求救的無線電波,瞬間橫掃了所有的海事呼叫頻段。在呂根島外海所發生的這一切,幾乎是以光速傳遍了整個世界。
當德國國防部長確認訊息、通報科爾的時候,各大通訊社早就已經將新聞通稿向各大媒體釋出。俄羅斯艦隊在呂根島外海舉行演習,炮擊德國、丹麥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民用船隻,這樣的訊息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軒然大波。
泰晤士報、紐約時報、星球日報,朝日新聞、華爾街日報、世界報,甚至是德國自己的圖片報,他們的編輯都可能比科爾更早知道呂根島外海發生了什麼事情。
除了印刷廠正在加班加點印刷的號外報紙,電視媒體顯然要跑的快的多了。BBC駐哥本哈根的記者已經找到了一個不怕死的漁船出海,CNN雖然行動略顯遲緩,但駐漢堡的記者也已經在向著海岸狂奔了。貝塔斯曼甚至透過關係找到了俄羅斯的情報部長普里馬科夫,乾脆從問題的源頭著手釐清情況。
當一條條確認情況的訊息傳回,藍星主流傳媒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喊了四十年北極熊來了,結果北極熊不過是在家門口轉了兩圈,西方國家的權貴們就已經感覺有些腿軟了。
過去是蘇聯還在,大家都知道兩大陣營打起來就肯定是核戰爭,結果戰爭反而打不起來。但是這次換成了破落戶大毛,反正都是要死,誰知道契丹人有沒有拖著全世界一起陪葬的心情?
尼瑪,我們這是繼續渲染一下俄羅斯毛子的可怕,還是放點軟話安撫一下餓紅眼的北極熊?
光腳不怕穿鞋的,過去蘇聯和大家都一起穿鞋。但換了要凍死人、餓死人的大毛,人家現在變光腳的,打起來反而沒有了核戰爭的危險。可話說回來,常規戰爭西歐也打不起啊!
就伊拉克那個衰樣,以色列也被飛毛腿砸個夠嗆。特拉維夫的猶太人那是習慣了,可柏林、巴黎和倫敦的老爺們,死掉一個都是一場災難!俄羅斯要是扔個大炮仗過來,怕不是歐洲經濟就要血崩。
這一天,西歐的老爺們終於回想起來,曾一度被蘇聯鋼鐵洪流嚇的屁滾尿流的那份屈辱。
從兩德合併以來,德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一方面是繼承了東德的市場帶動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就是國際遊資看好德國經濟發展而大量的進入德國。
也正是倚仗著手上有著大量的國際資本,科爾和德國人才敢於對英國說不,對索羅斯量子基金在歐洲馳騁隔岸觀火。因為德國馬克本身極為堅挺,德國中央銀行手裡有著充足的外匯儲備,德國根本沒有金融危機發生的土壤。
但這只不過是相對而言,現代金融歸根結底是國家之間信心和信用的較量。
“讓施密德立刻過來,找人把歐洲主要貨幣實時匯率資訊接到我辦公室的電視上來!開啟電視!”
科爾作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片刻之間就意識到了發生了什麼。
給俄羅斯人一個小爸爸,他們可能真敢開火!但契丹人……一群賣國賊,他們如果再把西歐的老爺們惹急了,那就真是孤家寡人,怕不是要涼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