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人民或許並不清楚,我國首都的建設規劃,實際就是以阿拉木圖作為參照的。中哈兩國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同時在歷史上也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中方大使端著酒杯,風度翩翩的正周旋在一眾哈薩克的高階官員當中。
田培偉這話倒是沒說錯,在五六十年代時期帝都的城市規劃參照物件,確實就是以阿拉木圖作為標準的。這就是說話的技巧了,又沒說是什麼年代的建設規劃,雙方對這句話的理解也就一話兩表了。
建國初期的帝都對標阿拉木圖這是當時的蘇聯專家提的意見,帝都最初的規劃人口也就是兩三百萬。後來的發展偏離規劃初衷,顯然甩鍋不到蘇聯專家的頭上。阿拉木圖相較於帝都規模上雖然已經差的很遠,但規劃方面有蘇聯的支援,倒是比較先進的多城市中心結構。
三百多萬的哈族人和俄羅斯裔人口居住在阿拉木圖,在蘇聯時代日子過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聽到田大使對哈薩克的一番吹捧,酒會場內的來賓們紛紛喜氣洋洋起來。蘇聯解體帶來的恐慌和自卑,彷彿都消散了不少。
商業互吹嘛,這就不是講什麼節操的時候了。
“哈薩克有著豐富的資源,廣闊的領土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中方看重兩國的交往前景,因此希望能夠幫助哈薩克從當前的困境之中更快的發展起來。為此,我國一批傑出而優秀的企業家,這次與我共同來到了這裡,希望能夠與各位哈薩克的傑出人物們交個朋友。”
說這話的功夫,田大使便舉起酒杯,示意自己簡短的講話就此告一段落。
而回應他的,則是酒會場面上忽然爆發出來的熱情。
田培偉身後一群年老、年輕的,穿著得體西裝並且看起來就一副富貴打扮的中國人,宛如放養的走地雞聽到哨聲一般的向著預定的獵物們衝了過去。
“烏馬爾哈孜主編!”
“你好,請問您是阿拉木圖日報的烏馬爾哈孜主編吧?”
看起來也就三十歲出頭、文質彬彬的中國男人,操著一口流利的俄語向著烏馬爾哈孜打起了招呼。
“我讀過您寫的列車在山間呼嘯這首長詩,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優秀詩篇!請允許我向您致意!”
烏馬爾哈孜有些一臉懵逼的看著眼前的中國人,難以置信的問道:“您好,請問您怎麼稱呼?在中國,你們竟然能夠看到我的作品嗎?”
“哦,看我,實在是太高興了,忘記做自我介紹。我是中國紐伊斯特傳媒集團的董事會主席,我的名字叫做徐洪敏。”
來人連忙遞上一張名片,一臉崇拜的說道:“我的俄語老師曾經送給我一本詩集,那是專家援華時期一位蘇聯專家送給他的禮物。那本詩集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您的《列車在山間呼嘯》這首詩了。”
說到這裡,徐洪敏乾脆用俄語大聲的開始朗誦起來:“列車在山間呼嘯而過,四顧茫然,只有搖晃的車廂中不多的夜歸人在夢中……”
這是一首描寫五十年代哈薩克鐵路建設全面鋪開時期,改天換地社會變化的詩歌。不用說,當然是烏馬爾哈孜賴以成名的得意之作。隨著詩歌的描述,一副戰天鬥地的工業化歷史程序畫卷在朗誦的聲音中徐徐鋪開。
聽到徐洪敏這麼聲情並茂的朗誦表演,烏馬爾哈孜算是真的相信自己在遙遠的中國,竟然也有一位看起來相當闊綽的“粉絲”了。
可不是麼!
看看這位徐洪敏的行頭吧,鼻子上架著的是蔡司鏡片的金絲眼鏡,身上的西裝筆挺合體,領帶上還彆著一刻帶鑽石的鍍金領帶夾。手腕上不經意間露出來的手錶,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品牌,但設計上低調中透露著精緻。
任誰來看,徐洪敏都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標準形象。
哈薩克人也不多個鼻子或者眼睛,當然看不出外交學院高階人士形象班突擊培訓出的這批人有什麼“土”味來。
有著這麼一個切入點,很快徐洪敏和烏馬爾哈孜就熱切了聊了起來。
“……對了,我聽說如今阿拉木圖日報的情況似乎不太好。”
時機差不多之後,徐洪敏果斷的將話題向著自己需要的方向引導了過去:“烏馬爾哈孜老師,以您的文學素養如今卻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這真的是太不應該了!”
“這個,阿拉木圖日報的困難只是暫時的。”烏馬爾哈孜有些尷尬的搖起頭來:“哈薩克的情況會好起來的,到時候報社目前面臨的困難自然也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