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的資歷要比吳標久得多,自然對於各處風物掌故也是熟悉的很。

“廣寧是負閭山。憑渤海,踞勝青營,扼衝中外的要衝重鎮。朝廷認為‘今河東殘破。且以廣寧為藩籬,山海為門戶矣’,一旦廣寧不守,則山海震撼,山海不固,則京師動搖!”馬科先是吞了一口煙,然後很是享受的將煙霧從鼻孔裡吐了出去。

南方來的商人不僅僅帶來了食物,也帶來了加工精細味道濃烈的菸草,深受遼東諸軍歡迎。對於追求生活享受的各鎮將領而言。這些菸草立刻變成了不可一日或缺之物。

享受了一會菸草帶來的愉悅感受,馬科繼續為吳標講解過往。他指著不遠處荒草叢中隱約可見的一叢白骨。“數十年了,這個地方還到處是白骨縱橫。斷箭殘槍遍佈於黃沙荒草之間。到了夜晚,這裡更是陰風怒號,磷火閃爍,令人頓生寒氣。”

馬科感慨了幾句,轉過臉來對著懵然不解的吳標,“吳兄弟,知道這裡為何如此兇險?”

廣寧既然是山海關防線的外圍,更是當年防禦老奴的重要關口。有了廣寧在明軍手中,老奴的叛軍便只能在蘇子河這一狹窄地域內活動。所以,對於此地,老奴早已是志在必得虎視眈眈。

奴賊如此,可是偏偏明軍這邊又是豬隊友成群。

巡撫王化貞與遼東經略熊廷弼的戰略策略相左。

如果是庸才倒也不怕,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誰也不是什麼天生下來就是虎軀一震放射王霸之氣的人物,老老實實的做事也就是了。但是如果天生庸才再加上好說大話,除了說大話外帶著驕橫剛愎自用,不懂得用兵,不懂得軍事,卻又輕視敵人等諸多優點的話,這樣的官員,可是老奴求之不得的好官。

很不幸,這個“本庸才,好大言”、“為人驕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的傢伙正是遼東巡撫王化貞。

既不知己知彼,又不積極防禦,將希望完全寄託在孤軍深入,僥倖取勝上。用主席的話,他就是屬於典型的軍事冒險主義。而經略熊廷弼對於這樣的狗屁方略自然堅決反對。熊經略的方略是“力主駐兵河上拒,而不知河窄難持,堡小難容,縱使河上滿兵三萬,不能當賊三千之渡。縱使西平、盤山各道有一二萬,不能當河兵一刻之潰也。……今日但能固住廣寧,便是固住山海。”

比較起王化貞的方案來,熊廷弼提出的三方佈置和固守廣寧的計劃,是一個切實可行、較為穩重的作戰方案。目前就是將老奴封禁在蘇子河這一區域內,利用遼東的天災不斷的削弱奴賊的實力。

但是王化貞不從全域性得失考慮。只想到個人的利害,“則專意河西,用西虜進取。謂登、津為緩圖”。私自派遣部將毛文龍,率領二百多人。深入敵後,相機攻打鎮江。一舉攻佔鎮江,這就是名噪一時的所謂“鎮江大捷”。

這場所謂的大捷,除了給毛文龍一個機會之外,最大的後果就是將經略熊廷弼等人與王化貞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熊廷弼等人認為襲擊鎮江一事,完全是輕舉盲動行為,不僅打亂了三方佈置,而且暴露了明軍的弱點。實質上對後金有利。

但是鎮江之役後,王化貞“氣益盛”,聽不進反對的意見,卻銳意出兵。儘管此次出兵未成,然而熊廷弼和王化貞之間矛盾日益尖銳,守和戰之間的爭論更加激烈,經撫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於是“諸道將皆浮沉於戰不戰之間,守不守之際。凡事牽制者多矣”。這種“徒費光陰”的情況,不能不引起明廷的重視,把經撫不和一事。交由廷議。當時,許多大臣害怕捲入這場政治爭論的旋渦承擔責任,所以不想把此爭分個是非曲直,而是採取調和矛盾的辦法。“戰守相資”,無助問題。

這邊爭吵內耗不休,那邊建奴可是覷個空子便大舉進兵。

天啟二年正月十八日,努爾哈赤親率諸貝勒大臣,領兵十萬餘人,“各舉乾糧。並攻城車輛,鉤梯及挖城鐵鍬。盡數西發”。乘明軍“經撫不和,戰守無策”機會。向遼河以西進發。十九日,建奴大軍兵到達遼河東岸牛莊附近的永昌堡宿營,觀察明軍動靜,得探報王化貞重兵駐守廣寧,為了減少攻堅的困難和士兵的傷亡,採取先打廣寧的屏障西平等堡,引誘廣寧明軍出城來援,在野戰中將其殲滅,這樣可不費力的攻佔廣寧。

當天,建奴主力開始渡河。王化貞部署的防河兵,見後金軍來勢兇猛,掉頭就跑。後金軍猛追二十里,一直追到西平堡。

得知了努爾哈赤親領十幾萬人馬,正往廣寧開來的訊息,不久前還在大言炎炎的廣寧巡撫王化貞立刻變得大驚失色,倉促布兵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