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召集起了所有軍團正副都督和參軍謀士們來共商大計。
擺在徐州面前的,有兩個進攻的目標,一個是江東的孫策,另一個是荊州的劉表。
陳登首先道:“主公身為朝庭敕封的揚州牧,對江東四郡擁有統轄之權,現在孫策在江東不奉號令,不遵王命,主公起兵而討之,名正而言順。何況江東之地有長江之險,又有魚米之鄉之謂,土地廣袤,主公若得江東,坐擁半壁江山,足以有稱雄天下的資本。”
徐庶持不同的意見,道:“江東之地,已為孫策所得,自孫堅以來,孫家在江東的根基穩固,國險而民附,彼更利用長江之險,與徐州相峙。元龍的建議固然是好,但若想圖謀江東,首先得解決如何渡江的問題,我軍乃北軍,馬戰步戰樣樣堪稱是精銳,但水軍卻是軟肋。江東兵強,強在水軍,我軍若無戰勝江東水軍的能力,如何才能突破江東扼守的長江防線?長江防線不破,江東水軍未滅,江東之地便是可望而不可得。”
徐州軍強,強在陸戰,這一點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雖然這幾年在廣陵劉澤也令張郃組建了一支水軍,但無論是規模上還是人員的素質上,都和江東的水軍有著天壤之別。劉澤的軍隊,皆是北兵,騎馬在行,乘船就差強人意了。何況長江上水流湍急,想要練兵,徐州境內可沒有象江東的太湖鄱陽湖這樣的大湖大澤,所以徐州的水軍一直沒有成建制,這也是一直以來讓劉澤很頭疼的事。
陳登道:“長江雖險,但江東軍也不可能處處佈防,我軍可以擇其一處而突破,一旦進入江東之境,便可充分發揮我軍的步騎優勢,先取丹陽,次下吳會,一步步地蠶食之。江東水軍優勢必然盡失,彼時再取江東四郡,易如反掌。”(未完待續。。)
第478章 決意西進
徐庶搖頭道:“不妥,我軍倘若孤軍深入,長江水道被江東水軍切斷,後勤糧草供應何以為繼,難不成要就敵為食?倘若江東守軍以逸待勞,緊守不戰,堅壁清野的話,我軍前進無路,後退無門,恐有全軍覆沒之險。依某之見,欲取江東,必先得長江,欲得長江,必先敗江東水軍。倘若我軍暫無擊敗江東水軍的把握,那麼江東之地只能是暫緩圖之。”
眾皆點頭稱是,賈詡道:“江東之地民強而國險,主公若得江東,與徐淮一體,互為表理,進可攻,退可守,此誠堪為霸業之基。不過江東孫策,驍勇果毅,手下謀臣名將如雲,更兼有天下第一之水軍,暫難與之爭鋒。荊州北據漢沔、東接吳會,西通巴蜀,乃天下通衢,今荊州之主劉表只知風雅,虛名無實,善惡不辨,主公可先圖荊襄,若得漢上九郡,則可與江東共享長江之險,彼時再圖江東,便易得耳。”
劉澤微微一笑,道:“文和之意,甚合我心,我意已決,先取荊襄,後謀江東。”其實在劉澤自己的考量之中,也是優先考慮攻取荊襄的,相比於強勢的孫策,劉表則是容易對付的多,何況自己現在沒有水軍,想要渡江作戰,難度試比登天。
既然劉澤已經定下了西取荊州,那麼這次議事的中心議題自己就轉移到了如何來攻取荊州上。
荊州原治漢壽,下轄南陽、南郡、江夏、武陵、桂陽、長沙、零陵七個郡。漢末的時候從南陽和南郡分出一部分割槽域來設定了襄陽和章武兩郡,世謂之“荊襄九郡”。漢獻帝初平元年的時候,長沙太守孫堅起兵討董,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在董卓的力薦之下,漢魯恭王之後,被稱為八俊之一劉表粉墨登場,出任荊州刺史。
當時荊州的局勢一團混亂,袁術佔據著南陽,江南宗賊猖獗,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沒有任何人看好一付儒生模樣的劉表,甚至有人放言說劉澤根本就到不了漢壽接任,但這時的劉表,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單騎入宜城。得到本地豪族蒯氏和蔡氏的鼎力支援。一舉蕩平了江南宗賊,後來將州治從漢壽遷往襄陽。
入主荊州之後,劉表貪圖享樂。溺愛後妻蔡氏,好於坐談,謹守著荊州的一畝三分地,而無四方之志。董卓強盛之時,奉迎董卓,袁紹得勢之時,又巴結袁紹,雖然自守中立沒有參加討董之戰,卻對袁紹截殺孫堅的命令執行地不折不扣,最後導致孫堅戰死,與江東結下不解的仇怨。
從徐淮進軍荊州,橫亙在劉澤面前的,就是江夏郡。江夏郡兼跨漢水長江,是荊州的東大門,自從與江東結怨之後,劉表更是不敢疏於江夏的防守,任命黃祖為江夏太守,坐鎮西陵,嚴守著荊州的東大門。徐州軍想要攻取荊襄,首先就必須要打敗江夏的黃祖,打通西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