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黃都尉。”
黃忠冷泠地瞥了一眼諸葛亮,道:“令岳父承彥兄與某有兄弟之誼,你今日來若論親戚,黃某必以禮相待,倘若你是來為劉澤做說客的,哼哼……”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那又當如何?”
黃忠一指帳下那二十名刀斧手,冷冷地道:“你若敢說一句勸降的話,必定就會成為一堆肉泥!”
諸葛亮搖著羽扇大笑道:“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黃都尉在帳中首先就擺下了刀斧,豈是待客之道?”
黃忠寒著臉道:“黃某正是拜你主劉澤所賜,妻兒盡命喪長沙城頭,數千追隨黃某的兒郎也折損過半;,兩國交兵固然不斬來使,但黃某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投,算得哪門子兩國交兵?今日你若想勸我歸降劉澤,便可先試我這把寶劍鋒利否?”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在下既然敢來,豈不知黃都尉劍之利?只可惜這把寶劍雖好,卻極象項羽昔日在烏江之劍。”
項羽當年在烏江自刎,諸葛亮提及此事,分明有暗指黃忠有同項羽一般的下場。黃忠聞言,臉色陡然大變,怒道:“諸葛孔明,黃口小兒,我若不是看在令岳父承彥兄的面子上,未及進帳就已經讓你人頭落地了!巧舌如簧,可是想學那蘇秦張儀,不過老夫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想在老夫面前搬弄口舌,只怕你是會錯了心思!”
說著,黃忠撥劍出鞘,寒光陡然暴漲數尺,鋒利的劍刃直接就擱在了諸葛亮的脖子上。(未完待續。。)
第564章 黃忠歸降
諸葛亮不為所動,輕搖羽扇,呵呵一笑道:“亮既然敢來,又何惜項上之人頭?只可惜黃都尉一世英雄,卻所寄身於韓玄肖小之輩手下,豈不是明珠暗投?殺妻之仇弒子之恨黃都尉不思報之,卻困頓於窮山僻壤,四海難容,一身無主,就算今日斬下亮之人頭,只怕尊駕的項上人頭,也存不了多久。”
黃忠被諸葛亮說中了心思,手臂無力地垂了下去,狠狠地一將劈在了几案的角上,他的佩劍倒是極為的鋒利,案角應聲齊齊地被削去了一角。
“罷了,殺你又有何用!來人,送客!”黃忠大聲地下了逐客令。
諸葛亮卻是根本沒有半點要走的意思,含笑道:“忠臣不事二主,黃都尉果然是氣節高遠,但象韓玄這樣的主子,聽信讒言,不辨忠賢,濫殺無辜,還值得黃都尉去投效嗎?”
黃忠眼中掠過一抹恨意,切齒道:“長沙城下,韓玄殺我妻兒,我早已與他恩斷情絕,何來效忠一說?平生若能手刃此賊,方解我心頭之恨,只可惜,哎——”
諸葛亮哈哈大笑道:“韓玄不過是冢中枯骨,手到擒來,黃都尉的血海深仇,何言難報?”
現在劉澤的大軍已經是兵臨城下,長沙城破只是早晚的事,但黃忠若不能親手手刃仇敵,又如何算得上報了仇,黃忠想要報仇,也只有投靠劉澤方有機會,諸葛亮此行的目的黃忠清楚的很。但黃忠一向都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就算與韓玄決裂,但這時候黃忠另投新主,自己心理上的這道坎還是跨不過去。
黃忠遲疑了一下道:“黃某與靖王交兵於汩羅,還曾差點害了靖王性命,也算是小有仇怨。就算靖王不計前嫌,此時黃某若勢窮而降,恐遭天下人恥笑。”
諸葛亮大笑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此乃亙古不變的道理。天下人皆知此理。黃都尉又何須糾結?況乎靖王寬宏雅量,此許小恩怨又豈能計掛在胸?兩軍交兵,各為其主,黃都尉當日所為。亦在情理之中。靖王深懷大義。將來必成偉業。以黃都尉的才幹,在靖王麾下,又豈能埋沒得了。封侯拜將,指日可待。”
黃忠沉吟了一下,以他現在的處境,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可謂是舉步維艱,唯一的出路就是東投江東或南投交州,但大仇未雪,黃忠又是走得極不甘心,更何況就算投奔江東或交州,對於黃忠而言,也是前途茫茫,吉凶未卜。總而言之,是走是留,黃忠都十分地糾結,既然劉澤已經拋下了橄欖枝,黃忠沒有理由不接著,更何況,對於黃忠而言,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手刃仇人,一旦歸降劉澤,這報仇之事可謂是輕而易舉。
思量了半天,黃忠終於拱手拜謝道:“幸得先生點撥,忠方幡而悟。不過忠尚有一事,還須請靖王首肯。”
諸葛亮道:“黃都尉但講無妨。”
黃忠神色凝重地道:“韓玄黃齡殺我全家,此仇不共戴天,忠肯請靖王在長沙城破之後,將這兩個人交給忠處置,舍此之外,忠別無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