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公明可在險要之地立寨設營,以拒張任,上黨山險地狹,易守難攻,以公明之才,定可保上黨不失。”
徐晃拱手道:“晃定不失都督所望。”
於是徐晃在上黨郡北部山險之處設下了七座大營,重兵駐守,多備箭矢木石,將大小山路悉數封鎖。李通率河東五萬人馬趕到上黨之後,徐晃手中的兵力也達到了十五萬左右,與靖軍兵力大致持平。
張任在晉陽整頓兵馬,便立刻南下上黨,準備一鼓作氣地拿下整個幷州。不過徐晃在襄垣、谷遠、銅堤佈下了重兵堅寨,依託險要山勢,堅守不戰,到讓張任無計可施,只得暫時屯兵於陽邑、祁縣、介休一線,伺機尋找戰機,雙方陷入了相持。(未完待續。。)
第684章 水淹樊城
張任在北線豪取幷州數郡的同時,靖軍在南線的攻勢進行地也是如火如荼。
由第二軍團、第六軍團和新二軍團組成的第二野戰軍團群成立之後,便很快地在襄陽完成了集結,關羽擔任二野的督帥,統領十五萬大軍,美髯飄逸,卓爾不凡,關羽意氣紛飛,接到劉澤的進軍命令,立刻發兵樊城。
從襄陽北上,便是宛城,靖軍只要攻克宛城,許都就在靖軍的直接威脅之下,所以關羽這一路是四路大軍進攻距離最短的一路,也是劉澤認為最重要的一路,除了關羽的二野之外,張飛的第三軍團也加入了戰鬥序列,關張哥倆已經好多年沒有並肩作戰了,此次能再聚首,自然是欣喜不甚。
為了協助二野渡漢水,甘寧還特地派了一支艦隊來助戰。同時關羽還得了一支最強有力的部隊支援——火炮師,整整一百門野戰青炮火炮。這支部隊原本是隸屬於最高統帥部直接歸劉澤指揮的,此次劉澤特意調撥給關羽指揮。
鑄鐵火炮由於太過沉重,只適用於守城而不利於野戰,馬鈞在研發完成艦載青銅炮之後,又開始研製適合於陸戰使用的青銅炮,在炮身的兩側安裝鐵製的車輪,透過騾馬的牽拉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第一次可以將火炮投入野戰和攻城戰,這一突破,無疑使得靖軍的攻擊力更為強大。巴蜀關隴多山地,火炮無法應用,但從襄陽向北進入中原,幾乎是一路平川,無疑火炮擁有了用武之地。
關羽出兵之時,正是八月中秋。連降驟雨,漢江水暴漲,諸將都勸關羽暫緩用兵,待到漢江洪水消退之時再行進軍。關羽撫髯大笑道:“此乃天助我也,此時進軍,正可大功告成。”
關羽遂令副都督曹性引一軍先行渡河。卻不到樊城,在樊城西十里的浦口川堰住漢水的幾條支流,又令甘寧派來的艦隊靜候在漢水南岸,等到萬事齊備,眾軍一起登船,殺奔樊城。
靖軍在襄陽動作頻頻,宛城都督曹仁自然坐不住了,親赴樊城,督查樊城前線的防務。此時樊城的守將是副都督李典。他對樊城的守禦能力信心滿滿,樊城作為曹魏最前哨的重鎮,在攻防兩端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魏軍在樊城的建設上自然是不遺餘力,把樊城打造成了固若金湯的要塞。
“要象一顆釘子一樣把樊城釘在漢水邊上!”這是曹操對新建樊城時下的批示,為了對付靖軍的火炮,樊城從一開始的建設上就採用了最堅固的方法,城牆不再使用夯土或磚砌結構。而是使用了整塊的條型巨石,石砌的樊城堪稱是最堅固的堡壘。
李典對樊城的防禦信心十足。曹仁視察之後也覺得沒有什麼漏洞,便返回了宛城,畢竟宛城也是防禦重點,需要曹仁親自坐鎮。
但他們都忽視了樊城的地理位置,樊城地勢低窪,漢江水淺之時倒也看不出什麼。一旦漢水暴漲,樊城就時刻處在了被洪水淹沒的危險境地。
關羽鎮守襄陽多年,對這裡的地形地勢瞭若指掌,故而令曹操性先期過江,堰塞住各處水口。等到河水暴漲之後,放水一淹,樊城就會淪為水鄉澤國。
是夜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關羽傳令曹性在上游各處水口掘堤放水,洪水咆哮而下,如天崩地裂,樊城內外,俱成為一片汪洋。
水軍的船隻早已候在漢水南岸,關羽率大軍登船,夜渡漢水。比及天明之時,大軍已殺到了樊城城下,此時的漢水洪水一片氾濫,根本就分不清哪兒是河道,那兒是田莊,放眼望去,一片浩淼,水天一色。
天明之時,雨勢稍小,但洪水仍未消退,樊城的大街小巷,盡皆被淹入水中,軍民苦不堪言,多有斃溺,號稱最堅固的樊城城牆,此刻也大半浸泡在水中,從水面到城頭的距離,也不過是數尺而已,城內更是一片汪洋,除了高高的幾處屋脊,樊城內已看不到任何的建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