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3部分

醋的道:“你不服又咋地?現在的戰果是絕世功臣高方平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他認為怎麼談適合,論得到你干涉?逼急了他料挑子,誰想談誰去西北重新打一遍,你去嗎?”

朝廷的大佬就半哭瞎了,這似乎真是潛規則,具體談判簽訂條約當然是朝廷負責,但其實自古以來大框架肯定是身在實地的帥臣負責的,至少帥臣於這方面給予皇帝的建議,會佔據最大比重。

以往的大宋,朝廷真可以節制得領兵帥臣動都動不了,但現在不行,高方平那犢子持有天子劍,幾乎是朝廷平級,除非皇帝也想打他的屁股,否則他搞出來的這些么蛾子就很難顛覆。

梁中書捻著鬍鬚觀察了他們許久,忽然道:“我就想問一句,一向心狠手辣驍勇善戰的高方平,此番為何忽然來這麼一出?莫不是他學習陶節夫當年,害怕揹負‘功勞齊天’名頭?是不是咱們中書門下平時給他的壓力過重了?”

眾人不禁楞了楞。別說,一部分人認為這是真可能的,那小子一向都非常奸。

蔡京的立場註定了也會這樣去解讀了。於心理想:若這樣的話也好,對於他高方平,他是不敢揹負蓋天之功勞從而被冷藏的,那麼正好利用他這個不尋常舉動,利用目下汴京強烈的民意,對他小子做一次政治聲望上的重大打擊,否則他拜相的話我老蔡幹嘛去,像陶節夫一般的退休嗎?

於是從這個立場出發,老蔡逐漸帶節奏,想利用這事,在中書門下定調出“高方平對西夏放水”這麼一個事實來,以便對高方平做出政治上的重大狙擊。

就在中書門下討論越發激烈的時候,趙佶忽然駕臨了中堂。

如此正合相公們的意思,他不來,馬上大家都要相約著去找他扯犢子呢。

“老臣主持中書門下商議,就快對高方平此番作為的定論了,正打算彙報給官家做出重大裁決……”

說到這裡的時候,見趙佶皺著眉頭抬手打住。老蔡不禁一陣鬱悶,知道又出么蛾子了。

第752章 召高方平回朝述職

要是換做張克公和張叔夜,趙佶就阻止不了他們說話。可惜老蔡是這裡最在乎官位的一個,最寵趙佶的一個,於是他偏偏不能和趙佶扭著來,只能閉口了。

趙佶嘆道:“其實朕也不甘心。朕此番亦透過皇城司的渠道,聽到了一些汴京城內的傳言和民意,獲知了高方平在西夏的決定。”

群臣面面相視一番後,蔡京率先道:“那麼官家可有什麼看法?”

趙佶道:“小高他是想家了,累了。”

說著,趙佶把高方平寫給皇帝的私人信函拿了出來道:“大家都看看,傳閱一下。”

張克公激動的拿了過來道:“老臣來宣讀。”

然後念道:

“自臨危受命於北1京出陣起,時已十六個月,臣領兵南征北戰,實已感到心力疲憊,不堪重負。兒子出生不在身邊,於此時思鄉情緒越發濃烈。臣僅有的戰爭才華已經用盡,西平府堅固頑強,興慶府仍舊擁有不容低估的西夏最後力量固守,臣有負官家、有負大宋重託,最終未能交出大家最期待的答卷。所幸臣勇猛不足但謹慎有餘,雖未能有效佔領西夏大片國土,卻也沒把官家交給臣之家底敗光,此番遠征軍損傷不大,也勉強拿到長城以及三州之地,為避免生靈塗炭死傷過度,損害大宋福澤和官家之英明,臣根據戰場之實際情況做出停戰意向,並初步和西夏察哥溝通。擇日西夏使節會進汴京,和我大宋商談議和,具體細則蔡相等人會主持實施,他們定能為官家、為我大宋拿到利益。作為實際帥兵經略西夏的戰場負責人,臣高方平經實地考察、匯同眾將調查研究,根據情況左右權衡後,對朝廷和官家您負責的做出建議:不宜再戰,該休養生息了。”

聽完高方平這樣的說辭後,大傢伙不禁都楞了起來。

聽來是有些問題的,但也算中規中矩,處於弱勢。信中的思想,也算是符合“見好就收、戾氣不重”的大宋一以貫之的思維。

蔡京捻著鬍鬚,明顯覺得高方平是在故意低調,故意放棄利益。作為一個政治老狐狸,蔡京當然都比誰都知道,一但此番真的沒了西夏,拿什麼封賞給他?陶節夫當時打了銀州就回朝拜了樞密使的。

蔡京還真於心理苦笑,又對高方平的“識趣識大體”滿意,又憂心他總是滴水不漏太難對付了。現在這樣一來,形成了他有大功,也有重大過失卻又不損兵折將的局面。既讓天下知道了他的驍勇善戰,他臨危受命救了大宋,也成功讓他小子躲過了“尾大不掉的政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