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韓非子》,焚燒和那個壞蛋有關的一切典籍。
其實趙佶本身也很不喜歡《韓非子》,只是說這個張克公平時人品沒贊夠,說來說去都這麼幾句,讓趙佶非常之惱火,就如同一個逆反的孩子一樣,喜歡把張克公的話反著聽,於是不予理會。
吏部侍郎張商英出列說道:“老臣還是建議把張克公拖下去燒了,於是整個朝廷就清靜了。”
何執中相公也出列說道:“但凡姓張的沒有一個好東西,他們的話陛下當做耳邊風就行。”
趙佶還真的被何執中虎得一愣一愣的。話說趙佶耳根子軟,又是一個比較有創意、喜歡根據姓氏判斷一個人的忠勇程度,前有張康國那個老不死的傢伙犯錯,朝廷又有張克公這麼一個棒槌整個胡說八道,於是導致趙佶很疑惑的多看了張商英和張叔夜幾眼。
這個形式讓張叔夜非常尷尬,何執中這個老狐狸才是最該死的人,他輕易打橫,分散的趙佶的注意力,這原本是在討論江州黃文炳遇害的善後問題,卻被張克公的無知、張商英的衝動,何執中這個老狐狸的利用,把節奏往批鬥大會上靠攏了。
蔡京覺得何執中這是想上位。老何這是抓住了老夫對樑子美的心病,抓住趙佶喜歡以姓氏判斷忠勇的心思,想坐尚書右僕射的位置。
高唐事件後,老夫打壓樑子美回京是必然的,這種情況下右僕射最有可能落在張叔夜手裡。然而張叔夜在平時,總體是個不讓趙佶愉快的傢伙,三天兩頭的對皇帝說“你家皇城的錢太多啦,建議節流一些進入戶部”。
趙佶對此生氣是肯定的。現在何執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