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意的樣子點頭道:“我懂,這裡不是江州,整個官場,整個差人和軍人隊伍都爛透了,下令徹查根本查不到什麼,甚至有可能逼迫方臘提前鋌而走險,那會有太多無辜弱者死傷。外人或許不清楚,但我太知道方臘麾下那群極端狂熱教徒有多危險。”
高方平嘆息一聲,這就是難點所在。用後世的話來說,方臘那幾百死士就是等待著聖1戰的恐怖份子。雖然在大宋他們搞不到炸藥,但是參考後世昆明火車站事件,真正的一狗急跳牆,用刀也是會帶來民間非常嚴重傷害的。
媽的面對永樂軍的時候,那些孫子其實就是真戰五渣,說豆腐擋刀都是抬舉他們,但是面對弱者平民,他們那真的比餓狼還狠。
“必須於暗下,調查出方臘核心團伙隱藏之地!待禁軍進蘇州之際,才能有效作為!”
這是高方平下達給韓世忠工作組、時遷、以及方琴的統一命令。只能透過這種不動聲色的方式,在暗中先慢慢調查。不把這夥暴恐份子揪出來,真要出大事。
這個過程,時遷能幫上大忙。因為他拍胸脯說了,作為一個樑上君子,他關顧過太多的莊戶和大宅,有時候僅僅看外部的莊戶結構,就能獲知內中的格局、以及地窖什麼的大小程度。所以能隱藏幾百人的地方是有跡可循的。
這種判斷雖然不會太精確,但卻可以藉助時遷的經驗後,採用排除法,從而大範圍縮小需要監控的地方,這對於工作組規模較小的韓世忠意義重大。
所以儘管蘇州很大很繁華,僅僅州城就超過六十萬人,但也能把目標縮小至幾百個。
然後在經由方琴提供的經驗,摩尼教的生活習慣等等,高方平相信在幾百個目標中,監控到違反常委的物資流動,就只是時間問題了,興許有可能在事發之前,找到那夥人。
這些提前的裝備工作,目下也都在分頭進行之中,至於到底怎麼幫方琴製造聲勢,高方平依舊沒有明說,只說依照命令,分頭進行就可以……
越來越多的摩尼教信徒、以及沒飯吃的災民聚集在蘇州城外,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連營。超過了五萬之眾。
現在才接到彙報的劉正夫終於知道他有多蠢,終於知道怕了。
顯然在初期,這個白痴根本不知道厲害,不知道會聚集這麼多人。否則他在貪財再好色,也是有限度的,不會同意方臘要在蘇州舉行朝1聖。
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
“狗日的!喪心病狂!”
終於被嚇得臉色發白的劉正夫也急了,揹著手在堂內走來走去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會兒大罵手下早先死了,不來彙報,一會兒大罵中央軍行軍遲緩,都快接近命令期限了,依舊未能開進蘇州。老劉還揚言,黨世英一來就教他做人。
並且還有訊息,其餘源源不斷的人,仍舊以更快的速度,在朝蘇州聚集。
當時的方琴,最終預估聚集在蘇州的人會有二十萬。這當然需要時間來發酵。
這些人一但聚集起來後,至於他們到底是不是摩尼教徒,就已經不再重要。至少他們都是沒飯吃、趕來過冬的群體。
老百姓都是隨波逐流的,尤其沒飯吃的人更是如此。
那個時候的朝1聖,方臘開堂講經,套用一定的教義,由其中的摩尼教信徒帶頭回應,於是很容易就會形成“萬眾一心”的土壤環境。
然後方臘在把東南百姓的苦日子渲染一下,把以朱為首的狗官的罪狀和奢靡渲染一下,城內的死士,首先帶節奏掀開打砸搶的局面後,那麼基本上,浩劫也就正式開始了。
這應該就是歷史上方臘造反的原形態。
詭異的是,它卻被解釋為農民起義?
高方平固執的認為,真被壓迫到一定時候發生的“真農民起義”,是不可戰勝攻無不克的,就算是李自成那種草包,他也能借助大環境帶著起義軍打進京去。
至於方臘,沒有記錯的話追隨者是百萬之眾,聲勢非常猛,然而卻很快被軍事才能一般的童貫給打殘,最後集中二十萬殘部於“老家”,那就是所謂的幫源洞之戰,後果是方臘麾下的苦人、直接被童貫斬首七萬,幾乎死光了。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高方平誓死不信有這麼慫的農民起義軍。形成規模的農民起義軍,連戰力報表的蠻子都打得過,怎麼可能打不過童貫這種慫蛋帶領下、大宋這麼爛這麼慫的軍隊?
所以只有一種解釋:方臘他不是農民起義,而是宗教造反。
這很符合宗教的特徵。但凡宗教鬧事,初期都會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