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歲了。
250的壽星們,百年一熟,已經是收穫了兩次人參種子了,林洛然都各自試種了幾顆,準備看一代參種和二代參種有什麼差別。
何首烏要年輕一些,都是當初那株從菜市場撿來的何首烏的後代,足足有上百株,預留下的三分地藥圃,就是被這東西佔了大半的地盤。
它們的“孃親”早就被煉成了“玉膚丸”,為林媽林爸還有王妙娥煥發了青春,真是功不可沒。這一百來株,也有一百多年的年份,林洛然正愁不知道要和特殊部門交換什麼,乾脆將它們留一些做種,其他都換了?
在空間中一天算一年,林洛然可捨不得拔出來,就將它們都密密麻麻移植到一起,交換時再拔。
這下空地就被清理出來了,林洛然將人參,還有各種靈草靈菇重新種植,高矮有序,三分地被利用到了極致,林洛然還撒了一些常常能用到的靈草種子。
縱然是林洛然如今體質非凡,這樣細緻不間斷的勞作,還是叫她有疲憊感覺。
不過看著整理後的空間,靈草們錯落有致,蔬果芳香四溢,林洛然深感自己疲倦是值得的。
桃樹下是空間的原生青草,林洛然許久前就打算編些蒲團,一直只是心想沒有實際行動,擇日不如撞日,順便就帶了一大捧出去。
房間中還是那樣安靜,落地窗前樹影斑駁,蛙鳴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月光靜靜灑在書桌上,那本《九州異聞錄》還摔落在地。
編個蒲團這樣簡單的事情,對如今十指靈活的林洛然根本不在話下,憑著感覺也能編出來,雙手被佔用了,眼睛就空了出來,林洛然將書拾起,攤開在了桌上。
書扉都泛黃了,但因為保管的完善,書頁並沒有破損。
林洛然用手指小心捻開書扉,大篇幅的留白,只有一行小字:“餘已四百八十歲,尚未突破結丹後期,可見元嬰無望……不願餘生虛度,行九州二十年,留書一冊,些許奇聞怪談,以待後人一笑。”
落款是明正德三年,硃紅小字顯示作者是“南嶺居士”。
這是一位結丹期前輩寫的遊記?怎麼沒有用玉簡瞳,反而是選擇了紙質書……
林洛然來了些興趣,一邊編蒲團,一邊翻開了這部比磚頭還厚的《九州奇談錄》。
越看越覺得有趣,比如第十四話,說的是南嶺居士好奇修行界中女修最愛的藍色珍珠“鮫人淚”,已經有百年未曾有新品了,就欲要去尋傳說中化淚為珠的美人魚。
翻遍了東海,卻只在一座孤島中找到一具似人非人,似魚非魚的骸骨……這世上真有美人魚,還是修行界的謬傳,南嶺居士到最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