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孫婆婆和周世明說起今天那學堂的事,料不到兩人聽了都只是點了下頭,啥話都沒有說。
“奶奶,以前這個村子裡的小孩上學堂都是這樣子,每家都出錢來湊。”他們不說,只好由她自己來說了。
“這是老規距,我們村之所以這麼窮,是因為每代的人都沒有讀過書,前幾年是辦過一次學堂,但都不了了之。”孫婆婆不緊不慢的訴說以前的事。
“那時候我還小,村裡也想辦一次學堂,但那時窮得連飯都吃不起,哪裡還有錢讀書,到現在我連我自己的名字都還不會寫呢,要是我們村有自己的學堂,有人出銀兩建的話,那就好了,可惜的是這個村根本就沒有富人,哪裡有人會做這個善事呢。”講起這個,周世明的心一陣惋惜,如果那時候自己有書讀,會不會現在自己就可以獨自一個人照顧曼兒他們,就不用她一個女人為了生活忙上忙下的。
(今天第一更送上,親們要多多支援哦,親一個。)
決定辦學堂
他的話讓李曼茅塞頓開,對啊,自己可以辦一個學堂,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可以那些小孩可以去參加鄉試為止。
就跟現代的私立小學一樣,她眼睛發亮的看著他問,“世明哥,除了我們村還有哪些村也是沒有學堂上的。”假如數量大的話,那就更好了,接收的學生人數也會多。
“除了我們周家村外,還有牛家村,張家村,王家村,其它的我就不太清楚,這三個村離我們村較近,以前去趕集時,經常聽他們村的人說。”
加上週家村那就有四個村子的小孩,也可以辦個學堂了,她移著凳子坐近他的身邊,“世明哥,你看我們家出錢辦個學堂怎麼樣?”
周世明一聽差點從凳子上跌下來,幸好及時扶住桌角才沒有坐在地上,他結巴的問,“曼,曼兒,你不是在開玩笑吧,開學堂我們怎麼能行。”
孫婆婆也睜大眼看著她,自己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