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雖然聽了鎮元子的話,不敢離開洪荒中央太久,總的來說,仍是自由之身。於是在洪荒之中,翻雲覆雨,隨意交配,竟很快造就了麒麟一族,成了走獸的首領。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鎮元子成就中央神獸,此舉順應天道,便又有五彩功德靈雲降下,被鎮元子收入體內。
這還是鎮元子首次收受功德,只覺得百骸俱蘇,異常舒暢,方才造化之疲倦,一掃而空。吸收完之後,法力道行雖然沒有增加,但是靈臺識海卻更加清明澄澈了。只覺得以前推算不出的事情,現在都豁然開朗。
這便是功德的作用了。若身具功德,自然得天道護佑,趨吉避禍,左右逢源。功德多到一定程度,成就聖人也有可能。
鎮元子復令玄敖真身進入玄龍印中,又量身定製,按玄敖心意,以造化鼎將此印鍛鍊一番。數月之後,終於徹底完成了這一先天至寶!
他為後世籌謀,卻不知道此印原本就大有來歷。
在其前世中,倒塌的半截不周山被元始天尊煉製成番天印——此寶雖是後天,卻有大威力,不輸先天至寶,在封神之戰中大放異彩——後來又將剩下半截不周山的脊髓靈液取出,煉製成一玉印。原始天尊對此印也是非常重視,將其授予玉虛宮擊鐘首仙、十二金仙之一的廣成子。廣成子乃是黃帝之師,因此又將此印轉授黃帝。黃帝得印,以之簽發公文,管理人族。後來人族欣欣向榮,歸於一統,那印也有巨大功德。因廣成子見黃帝之時,居崆峒山,故此印被稱為崆峒印,乃是人皇之印,後天至寶,在人族之中,稱為神器!
不管是番天印,還是崆峒印,其威力之源,大都來自這些脊髓靈液。現在鎮元子幾乎全部取走,以後那兩件法寶即使還會出世,只怕威力也要大打折扣了。
做完這些,鎮元子也不再繼續遊歷,蒐羅寶物。先天靈寶,皆要看機緣。自己在不周山探尋已久,機緣已盡。再勉強為之,徒耗光陰,已無意義。
他見此谷清幽,靈氣濃厚,索性在井邊巖壁之上,鑿開一臨時洞府,修煉起來。
若佔此山為永久的道場,他倒沒有這樣的想法。只因這不周山不甚安穩,其中更有因果糾纏。前世之時,妖巫爭鬥,共工撞斷不周山,玉清元始天尊將其斷掉的上半截山峰祭煉成番天印,剩餘半截,依舊完好,於是作為道場。因不周之名不詳,原始天尊將其改名崑崙,成了闡教門戶所在,發源之地。
若強佔此山,未嘗不可,只是一來不周山為洪荒支柱,樞紐之地,中心之所,萬眾矚目,與鎮元子低調風格不襯;二來搶佔道場,要與三清特別是原始天尊結下因果。他並非是懼怕原始天尊,只是自己地書在手,何處不能做道場?若為此事惡了關係,殊為不智!
他最重要的兩件大道至寶,包括那太極玉符,皆已祭煉完全,種了真靈在內,與自身相合,便不虞有人搶奪。只是識海之中,尚有一道鴻蒙紫氣,其中那一條直達混元的大道尚未參悟完全,尚需時日。另外,造化鼎煉製法寶、造化生靈的功用,他以前未曾用過,更談不上精研。如今洪荒初開,便在不周山上連續用了兩次,一次煉化至寶,一次造化生靈,雖然成功,其實僥倖。他也知道了造化之道,異常重要,若修為不精,見識不明,輕則功敗垂成,浪費良材;重則煉出古怪事物,招來災禍。因此確實需要細細鑽研一番。
其實造化鼎和地書為大道至寶,禁制之中都有一條大道直達混元的法門。他既已將二寶煉化,自然對這兩條法門也有所知。只是憑著直覺,感覺那盤古所贈的紫氣中所含的大道,才是自己的證道法門,因此一心參悟,對別的法門都不太動心。
也不知這是福至心靈,還是感念盤古,心生執念。
山中無歲月,世間又千年。只是鴻蒙之中,時間以元會記,相比之下,這便不算什麼。
鎮元子得了先前功德之助,費了六百年光陰,終於將紫氣參悟,知道了其中的證道法門。只是以這條路徑證道,具體還需要多長時間,他也沒有把握。
找準了方向,修行就再無滯礙,不再如先前一般限於大羅金仙頂峰,已經隱隱有了突破跡象。
此時,洪荒世界卻出了大事。這日,鎮元子正在修煉,突然心生感應,往西望去。只見西面天空,冉冉升起一位大神,現出真身,有數十萬丈高大。周圍祥雲籠罩,瑞彩紛呈。腦後有一玉碟,玉碟周邊有無量祥光瑞氣,掩映之下,更顯得神聖莊嚴,令人不可逼視,只覺得那神人便是天地、便是大道一般。
那神人出現,便有無窮威壓,遍佈洪荒。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