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族神通,與眾巫朝夕相處,親如一家。因此刑天等大巫對她們亦是視同珍寶,異常喜愛。二女之死,不僅炎帝傷心不已。巫族也感同身受。
若說炎帝為了洪荒大局,可以強忍喪女之痛,巫族卻無法善罷甘休。東海之戰,妖族仗勢欺人,使巫族平白受辱,巫族已難忍受。更何況瑤姬之死,明明乃是妖族所為,以巫族有仇必報的耿直性情,豈能忍耐得住?
是故此事之後。巫族頓起同仇敵愾之心。將此事歸責於妖族,聲稱要向妖族討還血債。妖族那肯示弱?他們針鋒相對。亦將東海問罪之事搬出,反過來指責炎帝與巫族野心膨脹,意欲欺壓龍族。獨霸洪荒。
從此妖巫二族之間,衝突日烈,議論洶洶,各種摩擦連續不斷,再也難以平靜。饒是炎帝和軒轅氏各自全力彈壓,亦難以控制得住。
眼見星星之火,馬上就要成燎原之勢,只差一點引子。
卻說洪荒之中,有一山名曰豐沮玉門,其中有一山,本為炎帝神農氏種藥之所,百藥生長,聚成靈秀,遂成靈山。巫族之中,有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因護佑人族有功,常為人族祈風求雨,禱福禳星,炎帝遂將此山賜與他們居住。
炎帝制醫藥,煉靈丹,不僅對於普通生靈有救治之功,妖巫等族中的修煉之士,也漸漸察覺到了靈丹妙藥的益處。特別是妖族,因為要吸取天地之精華,捉坎填離,調和龍虎,若有靈藥佐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因此他們對於靈丹靈藥,越來越渴求。因此之故,十巫所居的這座靈山,不知惹得多少妖族垂涎。
此山之西,有一妖,名曰黃鳥,喜以靈藥為食。他見寶山在前、靈藥薈萃而不可得,真是心癢難撓,不可終日。他心想巫族早已為妖族所敗,十巫又何德何能,據此寶山卻不知利用,真是暴殄天物,愚蠢之極!越想越不服,於是糾集附近的肥遺、白狼、當扈等洪荒諸妖,攻上玉門山,聲稱要十巫讓出靈山。
十巫哪裡肯讓,寸步不退。於是雙方激鬥一場,難分勝負,各有損傷。黃鳥等諸妖固然不服,十巫更是怒火中燒。於是雙方呼朋引伴、拉幫結夥,繼續爭鬥。連續幾場下來,妖巫二族牽涉進去的越來越多,損傷也越來越大。小小紛爭,終於氾濫成了洪荒之災。
妖族對炎帝早有不滿,於是藉著東海與玉門二事,指責炎帝袒護巫族,欺壓弱小,氣量狹小,處事不公,有失德於天下,不配為人族共主。並在有熊部落聚集妖仙,舉旗欲伐炎帝,使軒轅氏取而代之。
巫族也不示弱,將東海之事宣告天下,斥責妖族包藏禍心,陷害無辜,強取豪奪,挑起事端,野心之大,不可測度。巫族之士,亦紛紛在陳都聚集,聲稱舉族誓死捍衛炎帝。
至此,二族火拼之勢已成,人族夾在其中,反成棋子。就連炎帝與軒轅氏,雖名為巫妖之主,在這種局勢下,也難以控制二族。因為盛傳軒轅氏欲伐炎帝,取而代之,陳都與有熊部落的關係,亦有些敏感起來。
炎帝苦心經營的局面,轉眼崩壞至此。他痛失二女,本已受害,卻還被妖族當成攻擊藉口,心情當真是抑鬱之極。
他知道若是妖巫火拼,人族裹挾其中,必然遭劫。但以他對軒轅氏的瞭解,也知道這應該並非軒轅氏本意,只怕是妖族所為。
童子持利器,反易傷自身;以弱御強,勢難長久。
只是如此局面之下,陳都與有熊已成敵對,不管軒轅氏如何做想,都已經難以溝通。
想來想去,苦思無解,無奈之下,乃將土靈聖母叫來問計,說道:“我本願平定洪荒,為各族求福祉,無奈事有不諧,卻屢有禍亂生出。不知道友對如今局面,是何看法?”
土靈聖母知他所想,如實說道:“如今妖強巫弱,人族處其中,難以制衡兩方。此次妖族推舉軒轅氏,來與陛下爭共主之位,只是藉口而已,實為解決兩族恩怨,因此大戰難以避免。陛下雖有巫族襄助,實力卻有不如。此乃實情,貧道直言相告,還望陛下不要見怪才好!”
炎帝嘆息道:“道友好意,我豈不知?戰亂一起,生靈塗炭,誠為可嘆!莫非是我德薄,因此洪荒不能得享安寧乎?”
土靈聖母勸慰道:“治亂相循,亦為天道,陛下已經盡心,何須自責?陛下厚德,惠澤洪荒眾生,早有公論,貧道也是欽佩之極。若是定要與軒轅氏交戰,貧道願為陛下前驅,聽從陛下吩咐!”
炎帝說道:“道友有心了!軒轅氏德才兼備,人族共主之位,我亦早有意傳與此人。只是非是我貪戀權勢,不肯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