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5部分

原野,客車業務的銷售主要還跟各地的客運公司打交道,而且也沒有東獅汽車廠十年磨鍊成的成熟團隊去推動各方面的工作立即進入良性的狀態,很多工作都需要重塑,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呈現爆發式的增漲,而點點滴滴的改善在短時間裡也難叫外界覺察。

不過,東獅集團第一款轎車的熱銷,就讓原野的改制重組工作籠罩上光環,也就沒有人會不識趣的去質問新原野的緩慢成長——再說郭庭入主新原野,比劉繼周接手整合原野的轎車部門時間還要晚三個月,大家在這裡也是變得更有耐心。

而在整個夏季以及初秋時節,沈淮重點推動的還是組建以電站、輸配電裝置製造為核心業務的電氣集團。

由於淮海省內電力產業發展迅猛,未來的增漲又有預期,不管電力集團、儀電集團還是機電總公司,在相關設施製造業務上都是盈利的。

甩包袱式的重組容易,但想叫這些部門將能盈利的核心業務讓出來,比割肉還要痛、還要難、還要劇烈掙扎。

從組建電氣集團的設想丟擲來的那一刻起,省裡就鬧得沸沸揚揚。

最終形成的方案就是由省儀電集團、機電總公司、電力集團為主發起人,成立淮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將與電力裝備製造相關的業務及資產計三十億注入其中,計60%股份;東江電力、淮能集團總計注入20億資金,計持40%的股份,此外也接受省第一機械總公司等省屬企業剝離下來的相關業務跟債務。

在沈淮的堅持之下,機電總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胡泓偉,得以擔任淮海電氣董事長兼總經理。

沈淮支援胡泓偉執掌淮海電氣,不僅因為他是小姑宋文慧的校友,更主要的是淮海灣電力產業這幾年大發展,胡泓偉是機電總公司內部抓住這個機遇,推動機電總公司大往電力裝備製造方向發展的核心人物。與梅鋼、淮能的關係都保持融洽的同時,機電總公司在胡泓偉領導之下發展起來、這次注入淮海電氣的業務及資產、人員最為龐大。

最終組建的淮海電氣,雖然擁有五十億的淨資產、擁有分支公司及大中型製造工廠十六家,也覆蓋電站及輸配電裝置產業大半的產品,置入的省電力儀表研究所也有相當強的科研實力,單就規模跟競爭力還是遠不能跟國內外一流電力裝置製造商的。

淮海電氣組建後,沈淮直接參與的工作,就是推動在秦江區國際產業園以西、以淮海電氣為主體,與秦江區合作建設電力裝置產業園。而在淮海電氣正式組建之前,沈淮就著手尋找海外電力裝置製造商進行技術引進、擴大生產等方面的廣泛合資合作。

無論是淮能、東江電力此前接觸、有業務往來的海外電力裝置製造商,還是看好淮電東送背後、淮海省及周邊地區巨大電力裝置市場需求、看好淮能及東江電力發展的海外電力裝置製造商,都是有積極意向與新成立的核心業務發展更明確、技術、資金、人力資源更密集、更具優勢的淮海電氣展開密切合作的。

在十月上旬,在電力裝置產業園奠基的同時,淮海電氣就有四家大型電力裝置及線纜合資廠在產業園破土建設,為淮海省以及徐城市新增3億美元的新增引資成績。

官場之風流人生 網友上傳章節 第九百九十五章 香港淮海周

(求月票,月票榜跌到第七了!我都哭瞎了……)

由省政府主辦、省外經貿委、招商局、徐城市政府承辦的“香港淮海周”從十一月初開始,也持續有兩週的時間。

“香港淮海周”作為省政府主辦、徐沛重點盯的大型招商活動,今年是第一次舉辦。

第一階段是“請進來”,將香港的一些投資商以及香港的協辦機構協會請到淮海省來參觀、考察,進行專案洽談。

對在內地投資實業有興趣的香港投資商及企業,這些年來,沈淮陸陸續續不知道接觸了有多少家。

經梅鋼系官員聯絡、招商引進到淮海灣等地投資建廠,或者與梅鋼系直接合作的香港投資商及企業,不知凡幾——在宋鴻軍、孫啟義組織成立的淮海灣華商協會近千家企業成員裡,香港投資商就佔到了四成。

有意願到徐城、東華等地投資合作的香港企業,沈淮、熊文斌他們都在推動各方面加強接觸、洽談,並不需要在“香港淮海周”這種形式意味更濃重的的招商活動去努力什麼。

不過省國資企業的改制重組專案,是徐沛要求放到招商活動進行宣傳、推介的重點,蔣益彬、丁建國都熱衷這樣的活動,唐寶成、姚遠等人也給沈淮推到臺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