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為多一些罷了。

東華市的經濟今年甚於會比去年有更大幅度的上漲,隨著經濟發展,財政變得相對寬裕,社會局面穩定——東華班子即使有些瑕疵,也不再是省裡調整東華班子的藉口。

李谷說道:“趙省長時常嘴裡掛著說‘一動不如一靜’,看來我們也只能如此。”

趙秋華時常說“一動不如一靜”,說到底還是怕他們借人事調動去動搖他在淮海的根基。

對此,田家庚也是無奈,他在省裡牽制太多,趙秋華上面的老闆以及宋系都睜著眼睛等他們在淮海出漏子呢,叫他們就算想邁大步子,也防不住冷不丁一根繩索甩過來,絆他們一下。

*************

為期三天的研討會很快就過去,沈淮偏偏有著好心情,天天過來參加研討會,一天都沒有缺席,一分鐘都沒有再遲到過。

譚啟平鬱鬱寡歡,他不願跟沈淮打招面;孫啟義要為他大哥出手的事頭痛;謝芷對沈淮咬牙切齒,又不能公開揭露沈淮抓她臀的惡行,只能是躲著他走——唯有蘇愷聞的心兒在悄悄的怒放。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蘇愷聞不會考慮太複雜的事,他此時最關心的,是他能不能順利接掌梅溪鎮的大權,能不能在即將成立的梅溪新區裡緊緊抓住黨工委書記的職務。

沈淮的主動請辭已成事實,對蘇愷聞來說,幾乎就是前半生最大的障礙突然間就不在了。

當然,心裡的喜悅不會形於色,蘇愷聞知道譚啟平這幾天來的心情是何等的糟糕——研討會一結束,譚啟平就指示市委組織部找蘇愷聞、黃新良等人進行組織談話,準備迅速調整梅溪鎮的人事安排,讓梅溪新區儘早成形。

正文 第三百八十八章 急於求成

九五年夏季,梅溪鎮經歷了劇烈的人事變動,黨委書記、工業園黨工委書記、鎮長三個核心位子都相繼換人。

蘇愷聞幾乎是前腳到梅溪鎮擔任黨委副書記,後腳就轉了正;以市委書記嫡系心腹的身份,成為梅溪鎮新一任的掌門人,同時還兼任唐閘區委委員、常委。

如果是對東華不瞭解的人,權衡梅溪鎮黨委書記跟市委書記秘書兩個職務之間的輕重,無疑會斷定後者才是要害之職。

而倘若對東華有進一步的瞭解,無疑又會知道潛流之下的水要比想象中渾濁得多。蘇愷聞到梅溪,也是掛了這麼多職務之後,才在表面上獲得跟沈淮分庭抗禮的地位。

蘇愷聞此前作為市委書記的秘書,兼任區委常委,並沒有突破常人的想象力。只是在當下這個敏感的時期裡,這種職務上的安排多少會誘發其他的想象。

要不是,沈淮擔任區常委兼任梅鋼董事長,作為梅鋼系的定海神針地位,沒有受到多大的威脅,而何清社、李鋒、黃新良等人,都相繼擔任副區長、區紀委副書記兼監委主任、梅溪鎮鎮長等重要職務,旁觀者甚至都會誤認為梅溪黨政體系這次遭了血洗。

梅溪鎮原班人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分散了,但具體到個人,仕途發展還是處於上升勢態之中,沒有給另調閒置之嫌,這也就極大安定了梅溪鎮的人心。

梅溪新區框架規劃方案,也是趕在八月中旬就是出爐透過市常委會議討論,市裡並在此基礎之前,進一步形成《促進梅溪新區區域經濟發展工作指導意見》的檔案,下發給唐閘區。

譚啟平有意在透過省政府的正式批准之前,先一步把新區的框架跟黨工委及管理會的兩委班子搭起來。

沈淮在梅溪鎮時對規劃工作很重視,早已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

蘇愷聞到梅溪鎮之後,就在此基礎之上,繞過沈淮,從規劃設計院新找了一批人馬,將黃橋鎮、竹社鄉的發展跟梅溪鎮併到一起規劃設計,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草擬出新區的框架規劃方案。

七月底市委組織新區籌備研討會時,草案拿出來進行過討論,之後又經過一輪的調整、修改,才正式透過常市委會議決議,與市委市政府下放的《指導意見》成為梅溪新區此時發展建設的兩項指導性政策檔案。

梅溪新區會將原先的梅溪港工業園,分拆成輕工紡織園、鋼鐵產業園、梅溪港工業園三部分,並將梅溪河以西、鵬悅國際大酒店以南到沿江公路之間的竹社鄉東片區域,規劃建設科技產業園。

竹社鄉將會像鶴塘鎮那邊撤除,作為工業區西拓的儲備用地。除了四個產業園區之外,新區下還設立梅溪、黃橋兩個鄉鎮行政級別的街道。

由於梅溪新區還沒有得到省政府的正式批准,由蘇愷聞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