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通鄉鎮企業難比。

雖然梅鋼建廠之後,不得不從周邊村鎮吸納勞動力,職工素質參差不齊,但沈淮在職工培訓下投入極大的資源去彌補這個短板。這背後的辛苦,倒是別人看不到的。

也許這樣的廠區在香港、在廣南等外貿加工企業發達的地區,宋鴻軍等人已經習空見慣,但他們剛剛從破爛而落後的鎮區透過,再陡然坐車進入整飭的現代化廠區,視覺上的衝擊力就極強,叫人難以相信在這麼經濟滯後的地方,會有一座遠在平均水準之上的規模化現代鋼廠存在。

車隊出廠區南門,宋鴻軍尤難收拾心裡的震憾,回頭看佔地有五六百畝連成一片的廠區,跟沈淮感慨的說道:“得,我收回剛才的話;你是不是安排我們停下來參觀一下?”

謝海誠與孫啟義對望一眼,也是看出彼此眼睛裡的暗藏驚訝。

梅溪鎮這麼一個破爛鎮,就算沈淮在這裡當天王老子都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叫人心驚的是藏在梅溪鎮南側角落裡的這家已成規模化的鋼企。

要是真如孫亞琳之前彙報所說,沈淮在臨危之際受命,將瀕臨破產的梅鋼整治成此時的面貌,沈淮那張英俊而年輕的臉之下,所具有的手腕跟能力,就太驚人了。

謝海誠、孫啟義,這時候才真正的意識到,他們一路上擠兌沈淮,甚至拿周明去噁心他,極可能是嚴重把他看輕了?

謝海誠、孫啟義也想停下車來,到生產線去看一看梅鋼的具體運作,唯有這樣才能有更精準的判斷。

不過沈淮無意叫謝海誠、孫啟義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梅鋼,他對宋鴻軍的要求,也只是淡淡的說道:“你要是在東華多留兩天,我倒是可以安排你進生產線參觀;今天就算了,我們還是先去碼頭吧。對你們的投資來說,碼頭跟梅鶴公路不是很更重要嗎?”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質問

碼頭才剛剛破土動工才兩個月,離建成還遠。……()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作為孫家第三代進入長青集團核心管理層的孫啟義,則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他也曾在長青集團旗下的實體企業工作過近十年的時間,到香港負責長青集團在亞洲的業務,絕大多數也都是產業投資,眼睛專業而老辣。

孫啟義站到位於工地當中的江堤上,眺望出去,從忙碌的工地上,能看到比普通人更多的東西。

在燕京參加招商會議,聽東華的招商官員介紹貨運碼頭的情況,孫啟義心裡還是對此還是打了折扣,知道國內的官員務實的小、務虛的多。

眼前的情形,驗證了之前招商官員所言“一期工程投資五千萬、前期啟動資金兩千萬,一期建成之後能駐泊三千噸以上散貨輪、年吞吐量達二十萬噸”的介紹沒有虛言,實際的情況甚至要比介紹中還要更樂觀一些。

關鍵這座貨運碼頭及梅鶴公路,都是梅鋼一家拿錢出來建造,這對去年還陷入嚴重虧損之中的梅鋼,是何等的魄力?

而梅鋼僅在半年之後,不僅自身產能進一步擴大,還有能力獨力推動這樣規模的附屬專案上馬,也恰恰從側面反應出,在半年時間裡,沈淮是真正的叫梅鋼脫胎換骨了。

在燕京時,沈淮拉攏東南電力,說要為梅溪鎮建一座10萬千瓦的火電廠,孫啟義當時是持懷疑態度的,但此時看到碼頭鋪展開來的工地,孫啟義又不得不承認,籌建梅溪電廠很可能並非妄言。

一期工程年吞吐就達二十萬噸的散貨碼頭、一座裝機容量達10萬千瓦的火電廠,這樣的工業佈局之下暴露的雄心,真是叫人心驚……

孫啟義舉目遠眺,又忍不住看了站在堤下跟孫亞琳說笑的沈淮一眼,暗暗心驚:他的心到底有多大?他到底想把這個破爛的梅溪鎮、把梅鋼發展到怎樣的規模,才肯滿意?

謝海誠的海豐實業主要是從事轉口貿易,更偏好金融,對產業實體的瞭解有限,他從亂糟糟的工地裡看不出什麼頭緒來,但他觀察入微,孫啟義的神情叫他明白,這亂糟糟的工地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譚啟平與梁小林、熊文斌在唐閘區官員的陪同,站在遠處的大堤上,眺望開闊的渚江,謝海誠往孫啟義走過去兩步,問道:“怎麼樣?”

“很可能是我們之前看走眼了。……()”孫啟義說道。

“是嗎?”謝海誠輕輕一笑,說道,“原來狗還真能改得了吃屎啊!”

“謝總,你在感慨什麼啊?”

謝海誠轉回頭,見是東華市電視臺一個女主持人,踩著高跟鞋,艱難的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