帚、拖把等工具,一起走出教學樓,繞道窗戶外去看。
可是,到了外面,孩子們仰頭向三樓樓道頭的窗戶看去,卻十分都沒有發現。他們再回到樓上去一看,那個鬼臉也無影無蹤了。
“就這麼結束了?”聽到這裡,同學們都感覺不過癮,都想聽王德福講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沒有然後了。”王德福一句話,讓大家十分失望。不過大家對這個事產生了濃厚興趣,紛紛討論了起來。
“學校一般都建在亂墳崗上,因為學校人多,陽氣旺盛,能夠鎮得住”有同學說道。
“屁!中華文明五千年,死了多少人,立了多少墳,又扒了多少墳,這麼說的話,咱們腳踩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曾有過無數的墳”另一同學針鋒相對。
“你的意思是說,咱現在吃飯的飯桌下,或者說咱的座位下,就有不少墳?”先前那位同學弱弱地說。
“廢話,加上洛陽是九朝古都,兵家必爭之地,死的人更多”這位同學幽幽地說。
“我怎麼感覺後背發涼呢,咱能不能別把事情往咱這扯?”榮榮說,“原野,你見識多,你說說,王德福看見的那個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鬼,叫做形魅,也叫人魅。屬於道行比較淺的鬼。”我說。
“老原,你接著忽悠”同學小強很不相信地說。
“活物裡,最低等的有草履蟲,最高等的是人類。在鬼的世界裡,也是分等次的。”我說。
“形魅一般是由一些動物死後幻化所成,它們不害人,現形也只是在跟人們開玩笑而已”
“那它為什麼會變啊,從小貓臉變成窗戶那麼大?”榮榮問。
“美麗的美字怎麼寫?”我問。
“上面一個羊,下面一個大”榮榮說。
“所以嘛,羊大為美”我說,“人們往往覺得,不管什麼東西,都是越大越好。所以對於形魅也是如此,它認為自己越大,別人就會越害怕它。”
“那我們見到形魅,該怎麼辦啊?雖然不害人,但是也太嚇人了。”有同學問道。
聽到同學這樣問,我一時該不知道如何回答。究竟什麼叫人才呢?大學畢業的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是在某些領域卻依然如同一個傻子,多年來的無神論、唯物主義教育,使得我們距離“綜合性人才”的目的越來越遠。
當人們遇到專業問題,可以上網,或者查閱圖書獲得答案,可是面對此類問題時,人們往往無從求解。
實際上我也不是這方面領域的專家,我只是略懂一些皮毛而已,同學這樣問我了,我只好硬著頭皮敷衍著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嗯,有道理”同學們讚許地點點頭。沒想到我臨時想到用來自圓其說的一句託辭,竟然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
“我想起來了,這個事還有後續”王德福突然插話說道。
“你這個傢伙,忽悠人呢!建議你自罰一杯,罰完後接著說。”我說。
傻人都實在,王德福自己添滿一杯酒,一口喝了下去,說道:“後來我們那座老教學樓拆了,建新樓,在下面發現東西了。”
王德福說,舊的教學樓拆掉後,人們在原址準備建設一座高標準的新教學樓,可是在打地基的時候,打夯機反覆打了很久,地基總是鬆鬆軟軟的,工人們感覺詫異,混合了石灰一起打,可是地基都是軟塌塌的。
建築工人們本來是十分講究的,他們多燒了許多紙錢,繼續打夯,可惜現狀依然沒有改觀,無奈之下,包工頭決定,再往下挖,看看下面是否有什麼玄機。
挖掘機重新開動了,挖了一會兒之後,剷鬥裡挖出來的竟然不是土,而是一團一團的乾草。難怪怎麼打夯都打不結實,原來地下是有如此厚厚一層乾草。
挖出接近兩大車乾草後,人們發現,乾草下面是一口大鍋,鍋蓋十分大,是普通大鍋蓋的三四倍大。
據參與施工的工人回憶說,根據大鍋的尺寸分析,這可能是古代的行軍鍋,因為只有行軍鍋,才有必要做得這麼大。
“鍋裡有什麼寶貝啊?”有同學問。
“沒有寶貝,聽說就是一堆碎骨頭,懂的人說了,是蛤蟆骨頭。”王德福說。
“啊?”幾個同學聽說大鍋裡有蛤蟆,噁心地伸出了舌頭。
“你們噁心什麼,今天咱點的菜裡就有蛤蟆”我指了指桌子上的爆椒牛蛙,解釋道,古代生態環境好,軍隊捉拿青蛙用做伙食,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