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才又去忙別的了。
大年初一4點多。四大娘燒開了水,當她把菜櫥上的蓋墊端下來時,就感覺不對勁:滿滿一蓋墊餃子,怎麼這麼輕呢!等她掀開籠布一看,蓋墊上竟然空空如也,一個餃子也不見了。
四大娘大驚,忙端下另一個蓋墊,這才發現,兩個蓋墊上的餃子都不翼而飛了。
“裹著(當地方言,即餃子)沒有了,沒有了啊!”四大娘嚇壞了,開始跑到家門外大喊。媽媽說,四大娘的喊聲十分悲傷、恐懼、無奈。
四大爺不信邪,他以為是被老鼠什麼的搬走了,但是看看廚房的各個角落,不見任何老鼠偷餃子的痕跡,再看看,廚房裡的雞肉、豬肉、洗好的魚都好好地擺在菜櫥裡。是什麼不偷別的專偷餃子呢?另外,發現餃子不見時,籠布還是原原本本好好蓋在蓋墊上的,這又作何解?
隔壁我一個叫三奶奶的,聽到四大娘帶著哭腔的吆喝聲後,走到她家小聲勸她不要聲張。
三奶奶畢竟是過來人,見多識廣。她問四大娘要了一疊燒紙,然後走進了她家的廚房。三奶奶叫四大娘把鍋裡的水重新燒開了,然後拿燒紙用灶臺下的火引著了,在灶臺前燒起來,三奶奶跪下磕了幾個頭,嘴裡唸叨著“大仙大仙行行好,今早先給你拜年,你把裹著送回來,今年吃一年裹著”
不一會,大鍋裡的水重新燒開了,三奶奶掀開鍋蓋,拿著那兩個空蓋墊,就像真的下餃子一樣用手撥拉著空氣,然後又拿起大勺在鍋裡攪動起來,嘴裡還說著:“他四嬸,你今年包的餃子真好,又大又白,真好”
三奶奶把鍋蓋蓋上,轉身對四大娘說:“我還得家去炒菜,你快燒火吧,一會你把廚房門開啟,大仙要進來給你送餃子,你們一家人都到裡屋裡去,不準往外看。等會準備好笊籬,撈裹著吃啊”
四大娘半信半疑地燒了一會火,然後就躲到裡屋裡去了。過了約莫半個小時,她揭開鍋蓋一看:滿滿一大鍋白白胖胖的餃子!
四大娘當時就驚得拉著四大爺跪在鍋臺前不斷地磕頭:謝謝,謝謝……
“還真有這事?這麼奇怪”聽媽媽說完後,我長長出了一口氣。
“你不信,你問問你爸爸”媽媽笑著說。
“嗯,這真是個怪事”爸爸微笑著說,爸爸是一個極其謹慎保守的人,爸爸肯定的事情,自然是真實無疑了。
爸爸說,當年四大爺受一個朋友的鼓動,對外放了十萬塊錢的高利貸。這十萬塊錢和四大爺一家辛辛苦苦多少年的積蓄。可四大爺只拿了2個月的利息,對方就卷錢跑了。受此打擊,四大娘差點上了吊。
“至今那個拿錢跑的人還沒抓回來,裹著雖然是找回來了,但是錢還是沒要回來啊”媽媽嘆了一口氣。
“噢,那到他家拜年時我多在他家待一會,再跟他聊聊”我有些興奮。
第二十一章 火衚衕
拜年,一般的習俗是到同村本家中拜年,但我們村因為太小,總共僅僅只有20戶人家,全村人家加起來也沒有其他村一個大戶家族的人數多,所以多少年來,我們村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拜年的,全村挨家挨戶都要去拜一拜,整個小村充滿和諧親情,其樂融融。
幼時拜年最有值得懷念,穿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新鞋子,跟著本家的老大哥,挨家挨戶串門拜年,一圈下來。除了口袋裡裝滿了各種糖果,還會收到幾塊錢壓歲錢,這錢可以自由支配,拿來買零食玩具鞭炮。
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拜年也漸漸地變了味,似乎已經流於形式,家家戶戶都已經是高牆大院,院子裡都停著小汽車。物慾橫流的現在,童年的那種幸福感覺早已蕩然無存。
“四大爺四大娘過年好啊!”剛剛邁進四大爺家的大門,我們一行人就扯著嗓子喊起來。
“過年好啊,都好,快進來”四大娘熱情地迎了出來,“聽著了嗎,人來拜年了,快下茶葉”
進屋後,四大爺已經把茶碗刷好了,他一邊提著暖壺倒著水,一邊打招呼:“哎呀,快坐坐,我給你們拿瓜子”
過年,四大爺很開心,雖然他的笑容背後,是難以撫平的皺紋,隱藏著淡淡的愁容。
“原野,平時挺忙吧,一年也不見你來家幾趟,在外面上班奇好吧”四大爺打量著我,“怎麼就不胖呢,在外面也不受累,怎麼還是這麼瘦”
我笑了笑,坐到了炕沿上:“哎,我也想胖啊,可咋吃都不胖呢,四大爺你也瘦了不少,平時幹活別太累啊”
四大爺給我們幾個挨個倒滿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