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實際上,我也是不敢親自參與這個遊戲的,因為我不是無神論者,我的同事們也都不是。怎麼辦呢?要讓這個遊戲精彩,必須要它的參與者也要與眾不同………我就要無神論者來玩這個遊戲!

關於筆仙,很多人認為是近些年才出現的遊戲,其實不然,它很久之前就有了,在筆發明之前,這個遊戲就已經存在了。

筆仙是一種招靈遊戲,透過筆和一種我們姑且稱之為筆仙的生物交流。筆仙這個稱呼,是人們幻想出來的。

我透過查閱資料瞭解到,在一些大、中學生甚至小學生中流行的請“筆仙”、“筷仙”、“碟仙”等遊戲,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現代遊戲,而是中國最古老的巫術之一“扶乩”的變種或簡化版。

據專家研究介紹,“扶乩”最早發端於對傳說中紫姑仙的崇拜,而起源時間歷史記載說法不一。宋代人洪邁在其《夷堅三志》中認為是唐朝武則天時期才逐漸出現,南朝的劉敬叔在其《異苑》中卻早有這方面的記載。

扶乩,是中國道教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箕、抬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為鸞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信徒透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

“扶乩,為什麼成為卜紫姑呢”同事胖龍邊查閱資料邊自言自語道。

“繼續查”我說,“你要想給別人一杯水,你首先需要有一桶水,咱既然要向觀眾揭秘筆仙,那就應該全面瞭解筆仙的前生後世。”

扶乩,其實是扶褉。扶乩要準備帶有細沙的木盤,沒有細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筆插在一個筲箕上,有的地區是用一個竹圈或鐵圈,圈上固定一支乩筆。扶乩時乩人拿著乩筆不停地在沙盤上寫字,口中念某某神靈附降在身。術士制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頂部懸錐下垂。架放在沙盤上,由兩人各以食指分扶橫木兩端,依法請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畫成文字,作為神的啟示,或與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與人處方。舊時民間常於農歷正月十五夜迎紫姑扶乩。

紫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既然為司廁,她肯定是管理廁所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顯異錄》中說,紫姑是萊陽人,叫何媚,被李景納為妾,遭到李景妻子的嫉妒。在正月十五那天,被殺死在廁所。後來天帝憫之,把她任命為廁神。還有人說,紫姑是杜撰出來的名字,其實指的是西漢時的戚夫人,她是死於廁所的。後來“戚”變成了“七”,又轉化為“紫”,是音近而變了稱呼。儘管這都是傳說,但宋代文豪蘇東坡卻寫過一篇《仙姑問答》,繪聲繪色描述他與紫姑對話的情景;後來又說在廣州見過她的真身,說她才藝絕倫:“賦詩立成,有超逸絕塵語”。但是,後人認為這些記述“恐不盡可信也”,文人嘛,都生活在理想世界裡。呵呵,我有時候,也會經常幻想,雖然我不是一個文人,但是我有著文人的思想。

每當上元節的時候,居家婦女便要迎廁神。名為廁神,但紫姑並非主廁事,而是能先知。所以,漢族民間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著衣簪花,請神降附。婦女們就把自己的心事向其訴說,或代自己未出嫁的女兒祈禱。從各地迎紫姑的活動看,紫姑的職責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廁,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與人一起遊樂了。

扶乩巫術的變化,表現在紫姑故事的變化、請神時間、場所和請神內容的變化諸方面,沈括的《夢溪筆談》曾有過記載。

“扶乩”的最大變化在於文人和道士、巫師操縱以後,已經變成一種占卜遊戲。到了近代,已被會道門利用,成為幫會聚合會眾和收斂資財的手段。

據介紹,扶乩一般指用一橫棍和一支筆,兩人手指頂著橫棍,下面有一沙盤,筆在沙盤裡畫出紋路後,主乩人就讀“天書”,耙子撫平沙盤後可以再讀。這其實就是現代筆仙遊戲的起源。

最早“碟仙”只是個人玩,後來流傳成巫婆碟仙館。“請仙”在中國南北方都有,北方盛行的叫“簸箕仙”。是將簸箕裡盛滿米,插一根筷子,當筷子提起裝米的簸箕時,相信者就認為簸箕仙來了。“文革”時期和80年代中期,“請仙”在農村開始流傳,有些請觀音,有的甚至聲稱**和周總理都能請到。這種活動在河南、陝西一帶尤為猖獗。

”我靠,**和周恩來也能請到,這也太扯了吧”胖龍尖叫著說。

“扯什麼,這哪叫扯”我說。

“原野哥,莫非你也信老毛啊”胖龍揶揄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