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二千士兵轉瞬間無聲無息地沒了,清軍參將心裡直髮悚,帶著那麼多的物質後退是不可能的,參將立即命令所有士兵就地組織防禦陣地,固守待援。可人民軍哪有那麼輕易讓他如願?許侖將軍早就在清軍的背後設有一營伏兵。等清軍剛開始打亂隊形準備設定障礙時,那一營伏兵從清軍後面突然發起衝鋒,前面的人民軍接到訊號也緊接著發起衝鋒。沒有了組織的清軍抵抗效果小得很,頃刻間崩潰。人民軍迅速打掃戰場,除帶走活著的人,和一部分物質外,其餘的全部燒燬。

第二十章 南寧防禦戰(二)

同時,在圍攻容縣的清軍發起了第二次更猛烈的攻城,差不多近二萬的清兵衝向容縣城牆。面對潮水般湧來的清兵,人民軍守軍壓力倍增,彈藥損耗巨大,傷亡也不斷增加。好幾次清軍都湧上了城頭,可又被人民軍奮不顧身地打壓了下去。如此反覆,場面甚是慘烈,城牆上肢體橫飛,鮮紅的血液染紅了城牆上的每一塊石磚,一些剛入伍計程車兵,初次參戰就遇如此慘烈場面,或是當場暈死過去,或是驚恐嘔吐不已。

當烏蘭泰命令又一萬清軍加入攻城序列時,他意識到這可能是叛匪的主力部隊了。“只要能解決容縣,之後向南寧進攻的路途將是一馬平川。”烏蘭泰想象著彷彿自己騎著高頭大馬,率領千軍萬馬一路順風地賓士在去南寧的寬闊大道上。他想的確實不錯,但唯一使他沒有意識到的是容縣守軍的漸漸不支,甚至於讓清軍幾次攻上城頭都是假象,是為了引誘更多的清軍來參與攻城。想得到的東西,總差那麼一點,那是會使人孤注一擲的。

在烏蘭泰按容縣人民軍所設想的不斷投入兵力的同時,古華將軍率領的第三師一個團及第五師兩個團偷偷潛渡過北流江,繞到清軍的背後,突然襲擊發起了攻勢。正在攻城騎虎難下的清軍,哪能抵抗得住這裝備精良的虎賁之師?清軍後軍一陣混亂,加上攻城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清軍馬上顯出潰散之勢。容縣守軍看到古華將軍的伏兵出現,士氣大振,也開啟城門,衝出近兩千人的部隊加入到夾攻部隊行列。

清軍無路可逃,前有牆阻,後有追兵,左右有大河,在這必亡之地,四萬清軍全軍覆沒,人民軍大獲全勝,俘清軍近二萬五千人,清軍副都統烏蘭泰在亂軍中被打死。

東路清軍的覆滅,將使廣東清軍很長一段時間無力再進犯廣西。古華將軍稍作安排,命令第三師恢復以前的根據地之外,就率領第五師全部馳援南寧去了。

再次接到糧草被毀的賓州清軍處於兩難選擇,由於人民軍早早地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想就地取糧難於上青天。清軍糧草告急已有兩天,就是來賓清軍能順利地把糧草送到賓州,那也是五天之後的事了。“如果就此退兵,哪不是前功盡棄?”清軍都統巴德心不甘情不願地暗忖,“目前唯一的路就是向南進攻,如能打下南寧城,那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既然叛匪分出大部分兵力遊擊,那麼前面參與防禦的兵力應該很薄弱吧!”

“能消滅八千清軍的叛匪至少應有兩萬人以上吧!”巴德如是想。於是他一邊要求來賓清軍趕快再次送糧過來;一邊命令先鋒清軍極速向南寧推進;一萬後衛清軍接到糧後,馬上趕過來會後。

巴德統領的部隊推進至崑崙關時受阻,激烈的戰鬥打響了。崑崙關位於邕寧縣九塘圩北4公里處的崑崙山上,在南寧城東北49公里處,古關建於漢代,唐、宋、明、清等代曾多次修築。關的頂峰海拔306米,原為大明山餘脈,周圍群山環拱,層巒疊嶂,原關口正卡在南寧至柳州的南北通道中,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有詩曰:“北水歸臨浦,南方控古邕。—關通鳥道,萬仞銀螺峰……”就是對崑崙關的真實寫照,因此,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這裡曾發生過幾次較大戰役,其中以宋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狄青夜越崑崙,打敗廣源州壯族首領、知州儂智高之役等最為有名。人民軍佔領南寧後,林逸又高瞻遠矚地命令部隊在崑崙關上經營加固,儼然成了清軍南下不可逾越的障礙。

清軍在進攻之前,先進行猛烈的炮火轟炸,火炮部隊摧毀了一些防禦設施,但步兵的進攻受到人民軍頑強的抵抗,很是不順。晚上,巴德組織夜攻,一場混戰,大部分進攻的清軍掉入了人民軍事先挖好的陷阱中,看到形勢還是無可奈何,巴德鳴金收兵,準備明天再戰。

第二天拂曉,巴德懸賞每人一百兩白銀,許諾攻上崑崙關者連升三級,並組織一支敢死隊,進攻人民軍陣地。 清軍敢死隊主攻仙女山,巴德希冀能佔據一個制高點,然後把火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