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反應,時時刻刻產生著新的內容,讓人在瞬間迷茫,並且在這樣的迷茫中形成了一種很有特質的思維方式,於是荒誕性就誕生了。小說裡這樣的細節很多:胡老師的母親允許楊旭進入自己的家裡跟女兒偷情,袁嘉找上門的時候她積極幫女兒吵架;伍曉華捨得花錢買機票,卻捨不得花幾十塊錢買轉乘的火車票;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個家族的事,確定正式關係還要見雙方的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楊旭只有在袁嘉這裡能找到家的感覺,他依賴她,掙錢就是為了叫袁嘉和兒子過上好日子,卻一次一次在外面“醃蘿蔔”;裴蘇蘇明明知道方若明喜歡的是那二,那二是她裴蘇蘇的朋友,即使兔子都不吃窩邊草,但她裴蘇蘇卻設想投送方若明的懷抱,因為她的生存理論是“有的可以讓,有的不可以,比如未來。誰擋在她的前面,她就叫誰當炮灰”。

其實,三個女性中,裴蘇蘇的個人條件應該是最好的:受過起碼的高等教育,做事一板一眼;沒有袁嘉那樣的離婚之疼,沒有那二那樣的被辱陰影;在坂口真倉的公司有一份不錯的職業。她應該有足夠的耐心,用自己體面的努力來改變生活。但是她太貪婪了,同時跟幾個男人保持曖昧的關係,最後居然用一個打錯的電話,向坂口真倉投案自首,連補償金都無法得到。

這些荒誕,並不讓人可笑,而是讓人悲哀。因為,人性變異的背後,是她們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體面的生活,固然臉上增光,卻絕對不是輕鬆的事情。中國這個社會,群體意識強烈得異乎尋常,“自己怎麼活”,已經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社會公共話題,理應單純的生活被社會拉扯得支離破碎,本來簡單的問題變得十分複雜。把人物放在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