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屋27。5萬間;形成危房36。5萬間。全市共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4。89萬人(次),24。89萬人 無家可歸。損壞機井7256眼、抽水站12座、橋涵17座、堤防98。7公里、公路120。06公里、輸電線路295。4公里;造成危漏校舍195 所;20個鄉鎮衛生院被淹;182所學校的4。9萬名學生無法入學上課。其中庫區30。2萬畝土地被淹;35。19萬人受災;18萬群眾家產損失殆盡。直 接經濟損失高達23億元;相當於渭南全市兩年半的財政收入。
“03”洪災中,移民再次承受“舍小家,保大家”的巨大犧牲。
當渭河的特大洪峰導致多條支流的大壩相繼決口,4億立方米洪水湧入華縣境內沿河的7個鄉鎮,並蔓延至華縣城郊時,渭河溢位的洪水也威脅著渭南市區的安全。 為了確保華縣、渭南兩城的安全,將洪水洩向渭河下游華陰市渭河灘的高家、羅西等11個移民村成了唯一的選擇。
華縣與華陰毗鄰的方山河(南山支流)的一段河堤被選擇為洩洪口。有移民回憶說:洩洪時,華縣境內的4億立方米洪水猶如發怒的吼獅,自西向東奔騰傾瀉,滾滾 而去。華陰市渭河灘的移民區頃刻間變成汪洋一片。
一個叫郗新繼的村民目睹了從華縣傾瀉而來的滔滔洪水。他告訴記者:我當時沒跑贏洪水,只好爬上房頂上站著,那水快得很,呼呼就過來了,村裡的房子轟隆隆、 轟隆隆倒個不停,眼看著就倒完了……
慘烈的洪災場景留給移民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移民王某告訴記者:我在黃河灘跑了一輩子水,每次水來了我都跑,但從沒見過那麼大的水,11個被淹村莊的水深 普遍達到2米以上,最深處淹沒達5米,農舍全都浸泡在洪水之中,我家2000多斤糧食都淹了,豬、牛、羊、雞全漂到了村外,家裡幾十只雞都被淹死了。
據媒體報道:在這次洪水中,僅華陰縣華西鎮羅西村就倒房71家。時年72歲的王世民老人在悲傷無奈中寫下了一副對聯:“洪水襲莊淹田全部完蛋,萬物毀滅移 民悲苦淚流”。
幾年過去了,村幹部王富民提到從華縣傾瀉而來的洪水仍痛心疾首,“只要是到那裡看過災情的人,沒有一個不掉眼淚的。移民返庫後十多年來辛辛苦苦建起的房 子,就這樣被毀於一旦。”
據村民們講:2003年9月,華陰市的移民居住區遭淹沒後,為了補償移民蒙受的不應有的慘痛損失,國家民政部在當年底就向遭災最嚴重的移民戶下撥了 1737萬元的洩洪補助款,並要求地方政府必須儘快發給災民。可3年過去了,這筆洩洪補助款卻至今不見蹤影……
47、“預謀”之罪
黨和國家沒有忘記災民。
渭河洪災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多次聽取陝西領導人關於汛情災情的彙報;瞭解關中洪水災情,指揮搶險救災。
10月1日;共和國在新實行的長休假中歡度她的54歲生日。這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卻冒雨飛往渭南災區。手擎一把雨傘,站在泥濘的堤壩上;溫總理向南眺望 一望無際的淹沒區;一臉凝重。他對陝西省委書記李建國、省長賈治邦說:“希望你們抓緊時間排水; 你們早一天把水排完;群眾就能早一天播種;大家的精神狀態就能早一天好起來。”
在研究搶險救災的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嚴肅地說:“今天是國慶節;我們各級領導幹部;該用什麼方式過國慶節?心裡想著群眾的疾苦恐怕是過國慶節最好的方式。 舊社會為官還懂得‘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凍飢聲’;這是白居易的兩句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這是鄭板橋的兩句詩。他們都是封建時代 的人物;但他們還懂得老百姓的疾苦。我們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時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裡。”
在搶險現場,溫總理對黨政幹部和受災群眾提出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把水趕緊排出去,排出去才能蓋房,才能種地;第二件事呢,天冷了,得蓋一間冬天能 夠防寒的房子;第三件事,水排了以後,今年能把冬小麥種上,明年就有吃的了,夏糧就接上了。”
握著70多歲的康天恩老人的手,溫總理含著淚水深情地說:“中央不會忘記你們,會幫助你們渡過難關的……”
幫助災民渡難關的錢很快下撥——2003年年底,華陰市和渭南市政府提出了將受災戶搬遷到渭河設防標準在20年一遇洪水的高地異地安置的想法,請求國家 給予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