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佬,都已經幹不動了,也不願意出來比賽,七八十歲的年紀,掌勺還行,參加比賽的任務太繁重勞累了。
年輕一輩中,方宏還真沒發現誰有多大的本事能和自己競爭,也許土耳其大廚算一個,可惜他覺悟的太晚了。
食不厭精,比賽當然越嚴謹越好,和怪味豆不同,鍋巴肉片的難度雖然不高,但是極度要求均衡,所以不能一鍋成,需要分批次的炒。
方宏做的給評委,老商和老李做的給食客。
老商老李不差方宏多少,也就是名氣上弱很多,他們的鍋巴肉片,和方宏的區別不是太大。
一盤一盤冒著熱氣的鍋巴肉片送上去時,食客也是迫不及待。
怪味豆的味道他們都嘗試過了,這一次的期待很高。
和天婦羅一樣,小野伊露的壽司也是一個一個上的。
要和體溫保持一致的米飯製作壽司,做好之後十秒內是最好的食用時間,所以她的動作不算快,但是上菜的人跑的飛起。
她做的是散壽司,說白了就是把魚片直接放在米團上,看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實則對於魚片和米飯糰的要求高於其他壽司,也是現做現吃的典型。
“她選擇這種壽司,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她的手,天生就是製作壽司的。”
和做泡菜一樣,選人,手不好或者說手不適合的人,技術再怎麼精妙,配料再怎麼優秀,做出來的泡菜都不會太好吃,反而是手好的人,普通醃製,做出來的就會好吃。
原因全在於有些人的分泌物太旺盛,手碰觸過的食物會有問題,這些人天生不適合做廚師,因為廚師很多時候需要手碰食物。
當然了,如果這個人感知能力超常,帶著手套也能完成其他人空手做成的事情,那也算他本事。
“快了,快了,都送到評委哪兒去了。”
壽司的奧秘,評委們當然都是懂的,幾人二話不說,拿起來就吃,而鍋巴肉片對於鍋氣的利用非常厲害。
能夠炒熟之後短時間放置不冷也不變潤的烹飪技巧不多,對於鍋氣的利用西方人根本不懂,甚至中華飲食中很多菜系都沒有鍋氣這兩個字。
外國人只能理解為鍋氣是一種香氣,卻不知道鍋氣的奇妙之處。
吃完壽司,幾個評委喝了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