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了,這種工具還是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使用的,很多人在鑽了第一圈後,沒有及時鬆勁兒,或者沒有把握準方向,就會導致繩子不能反向纏繞,多試驗幾次,找到手感,就行了。”
“大家喜歡做手工品,做模型,或者cos裝備時,需要用到鑽子也不需要去買一個電鑽,這東西很方便,加一個鑽頭就行了,它甚至可以用來鑽石頭,古代的木匠用這種東西鑽出來的孔,遠比電鑽鑽出來的更圓潤,絲毫不破壞木質。”
“我靠,槍哥好機智。”
方宏:“那是當然,我外公是個木匠,雖然在我出生前他就死了,但是他的裝備,我全都玩兒過,熟練的很。”
“槍哥,我猜你小時候因為鋸板凳捱了不少打吧。”
“咳咳。”方宏尷尬:“你這麼聰明容易被打知道麼。”
不停的扯鑽,終於,粗大的木頭直接燃了起來,方宏才搭上其他柴火:“野外點火,最好還是自己做一個火塘,第一,在枯葉特別多的地方防止森林火災,第二,向這種山洞,夜晚會灌風進來,用火塘圍住木材,免得把自己給焚了。”
柴火燒了起來後,方宏又開始獻寶了:“哥哥今天高興,再教大家一套簡易的過濾水裝置。”
“我這兒帶了一個成品,是我前兩天抽空做的,一個可樂瓶削掉底部,反過來,隔上紗布,加入木炭或者細小的石子兒,隔紗布,加入細沙,隔紗布,第三層石子兒,再隔紗布,第四層細沙。第四層也可以用蘆葦、草屑等等。不過這個裝置只能過濾水中的沉澱物,對於細菌無力,所以過濾後還是要燒開才能喝。”
第七章 一魚三吃
靜靜的看:“一個冒險家,並不像你想的那樣有才,因為你的想象力太有限。”
看著方宏過濾水,大家蛋碎一地:“槍哥,你背個大鐵鍋到處走就算了,還背一瓶鵝卵石。”
“簡直夠了。”
方宏聳肩:“rm幣用在刀刃上,這種東西我就自己做了。”
“魂淡啊,你特麼的刀都捲了,沒見你把rm幣用在刀刃上!”
方宏訕笑:“嘿嘿,對於我來說,只有儲蓄卡才是刀刃。”
生火,濾水,三個菜怎麼分配,當然是兔煲花膠最久,所以最先。
“可能粵語區的兄弟們都知道,花膠湯是一種很有營養但是很費勁的菜。”方宏一邊處理花膠一邊道:“我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節目,聊到了煲湯,一個港城一線女星說‘我什麼湯都會煲,就是不會花膠湯’,第一是因為花膠真的很貴,我學會這道菜之後,都沒有怎麼做過,第二是因為,工序實在很複雜。”
“市場上買來的花膠,有多種泡發方法,比如冷水浸泡後,溫水發泡,也有溫油發泡二度過水的辦法,由於我的是新鮮魚鰓,所以沒有泡發的必要。”
“附帶說一下,可能廣區的朋友們認知中的花膠是魚肚,實際上花膠是花膠,魚肚是魚肚,魚鰓才是花膠,魚肚就是肚。”
兔子的處理過程不那麼雅觀,剝皮後直接丟掉了皮。
“槍哥,怎麼不用兔子皮來取暖?不是說晚上溫度直降麼?”
方宏翻白眼:“理論上北美灰熊五十公里外就能聞道兔子皮**的氣味,然後找過來幹掉我,這玩意兒還是用土埋了比較好。”
“槍哥,理論上……北美棕熊就不能在五十公里外聞道你鍋的味道麼?”
“666,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也想知道。”
方宏聳肩:“北美棕熊只對食物有興趣,如果是烤兔子的時候它就在附近,可能會找上門,但是他不會傻的為了一口鍋找過來,鐵的味道比你們想象的都要重,世界上嗅覺最好的棕熊,可以在百公里外判斷出你手裡拿的是鋤頭還是砍刀。”
當然了,那是說嗅覺最好的棕熊,一半人沒有那麼差的運氣。
事實上,對於動物的嗅覺能力,一直是科學界很大的爭論話題。
從常規的角度講,熊的嗅覺比狗強上好幾十倍。
然而,經過訓練的狗,特別是血跡犬,能夠在被暴風雨沖刷過十二個小時的地方找到一滴血曾經的氣味。嗅覺更強的棕熊,對於鐵份子的敏感度非常強。
在美國,在科學家的隨機檢測中,某個地方一年都沒有棕熊路過,甚至棲息地遠隔幾百公里。但是當人們前去露營時,棕熊就會闖進去尋找食物。
也就是說,理論上棕熊很可能隔著一座巨大的山脈,就聞到了食物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