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形看,那一片平坦的坡面,很有可能在七百年前還是露在海面上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地方就等於是一個面積不過四分之一個足球場的超級小島,加上離海岸這麼遠,根本就不具備居住的條件。
而同時,這個洞,在當年就等於是一個小島上突兀出現的懸崖大概六米高的位置上的一個山洞,絕對沒有人會爬進去看,的確是一個藏寶的好位置。
如果這個推論正確的話,那麼這座島的下沉,甚至可能讓約翰王后人在尋找這個寶藏時被誤導。
這也是後來的考古學家、冒險者、尋寶者拿著金屬探測儀把林肯郡每一寸土地都掃了一遍連很多年前的馬蹄鐵都找出來了卻找不到寶藏的真正原因。
這個島下沉之後,別說不再屬於林肯郡了,甚至都不屬於英特蘭。
而這一次,方宏最關鍵的,並不是要找到當年的所謂金銀珠寶,因為當年的英特蘭全國也比不上泱泱中華同時期的一個豪門大族。
這批寶藏之所以如此誘人,是因為其中擁有一件驚人的寶物。
那就是,鐵王冠!
事情還要從九百年前說起,當年的威廉一世,也就是現在英王室的先祖,其實並沒有繼位資格,因為他是一個法國貴族,而且還是一個私生子。
當年的法理中,私生子雖然也是有繼承權的,但是,這個威廉一世的家族中,還有很多男丁,諾曼底公爵的封號根本輪不到他來。
他是幸運的,成為了法國諾曼底公爵。
年少的諾曼底公爵同叛亂諾曼貴族展開了長時間的戰爭,並最終勝利。
然後,當年的英格蘭王室子嗣斷絕,法國王支援諾曼底公爵出任英國王。
而老派的英格蘭貴族認為威廉一世是私生子,是皮匠的後代,沒有資格做國王。
威廉一世是一個殺伐果決的人,全面鎮壓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扶持諾曼人,成為新貴族。
也是從他開始,英特蘭才從奴隸制度的原始國家成為了封建制國家。
面對老貴族的各種嘲諷和攻擊,威廉一世帶著一個鐵環作為王冠繼位英王。
仔細檢視全歐洲的王冠,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在圓頂帽上新增裝飾,代表就是教皇王冠和法王王冠。
另一種就是沒有封閉的環狀王冠,最終環狀王冠代替了帽式王冠,成為了歐洲王室的主流皇冠,這一切,就是從威廉一世的鐵王冠開始的。
如果說那只是一個鐵環,那麼這個東西雖然意義深遠,但是永遠也稱不上驚人的寶物。
隨後繼任的幾任英王,都是善於征戰殺伐果斷的主兒。
這些英王,在鐵王冠上不停的增加著榮譽。
第二任英王,將鐵王冠重新鑄造,包金,用於登基。
第三任……
直到另一位英王,獅心王。
在中華歷史課本中,只有三位英王的事蹟明確出現在課本中,第一位是威廉一世,第二位是獅心王查理一世,第三位就是伊麗莎白一世。
獅心王之所以叫做這個名字,是因為他被關在獅籠中,最終他手抓著獅子的心臟活了下來,查理一世相比威廉一世的鐵血一生,更加輝煌傳奇,十多年帝王生涯基本在戰爭中度過,包括十字軍東征。
最終,他在鐵王冠金環上,增加了六片璀璨的菱形方片,後來都鐸王朝,這個標誌才變成了玫瑰。
經過獅心王之後,這個王冠又增加了一份傳奇色彩。
隨後,繼位者就是約翰王。
當查理一世被關押在獅籠中時,他就發動過叛亂想要登上王位,不過他失敗了,而後查理一世原諒了他並指認他接替王位,所以約翰王才有資格用鐵王冠。
鐵王冠到了約翰王手中時,發生了巨大改變。
六片方塊之間,豎起了六片更高的槍花,鐵王冠外表每一寸都鑲嵌了七彩寶石。
粉鑽,祖母綠,琥珀,藍寶石,紅寶石,黑瑪瑙,白珍珠。
最終,這頂鐵王冠終於從一個奮發者對於老貴族的嘲弄,變成了一個殘暴者對於世界的嘲弄。
然而,為期四天的貴族討伐之後,這頂王冠永遠的消失了。
從此再也沒有任何人見過約翰王帶上這一頂象徵著祖上榮耀和光榮延續的王冠。
因為它的消失,查理一世每一個時代的畫像,頭頂的王冠都是當時時代的王冠。
因為它的消失,英王室再後來鑄造了二十五個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