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之職。可是陳群被俘之人,而今雖復原職,卻如何服眾?曹丕本來看好司馬懿,現在他因渭南之敗。自動請辭,而且此戰之中,他有頗多可疑之處,讓人不得不防。曹丕問起太尉賈詡,太尉閉著眼睛,只說了一句話:“當年武帝在時,曾言司馬懿鷹視狼顧。”鷹視狼顧。這樣的人如何能重用?而賈太尉,雖為當世之傑,可他年紀太老,整日在家養病,除非奉話。並不上朝。偌大一個大魏。號人地靈人傑。人才眾多,怎麼短短几年時間,竟然沒有多少可用之人了?
對這一切,曹丕急在臉上,恨在心頭。今年以來,各地小範圍的叛亂又開始出現,幷州地匈奴越發不安份,好在梁習的病開始好轉。他只要一天還在,幷州便安如泰山——當然,這還需要季漢不東渡黃河。面對重重危機,在少年時就隨曹操南征北戰的曹丕認定,必須要一場勝仗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加強自己的威信,轉移國內的矛盾。
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孫權——雖然魏國實力因大敗而些許減弱,但是孫權還不如自己,他去年大敗,今年又被季漢狠狠敲了一筆。再加上他們太不老實,討伐他實在是名正言順。
這個可恨地孫權!當日與季漢翻臉,投降大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他派于禁的護軍浩周、軍司馬東里袞晉見自己,表達忠誠,言辭恭順,有如一隻小貓。當時自己問浩周等人:“孫權其人可信麼?”浩周認為孫權一定會臣服,而東里袞則認為孫權不一定會臣服。自己當時怎麼就信了浩周的話,認為浩周真正瞭解孫權,因而決定封孫權為吳王,並派浩周返回吳國。傻傻的浩周對孫權說:“文帝陛下不相信大王會送公子去作人質,我以全族百人地性命擔保公子一定會去。”孫權當著浩周地面,竟然感動得熱淚沾衣,對天發誓會送孫登到洛陽為質子。可是浩週迴到曹魏,而孫權卻沒把兒子送來,只是以漂亮話來推託。自己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前往吳盟誓,並催促孫權送兒子上路,孫權還予以回絕。這個孫權,那時只怕就已經有了異心。結果自己才敗於渭南,他地大軍就開始北上。緊接著今年春天,他又讓他那個兒子與季漢的劉禪定了盟約,聯合進攻自己。聽說他們在盟約裡,把曹魏的土地均勻的劃分開了,一家一半,竟是明碼標價,公平無欺,他們拿自己當什麼了!
可恨啊!
但是,自己就算敗,也不會被江南鼠輩所欺。既然他們樂有所舉動,那自己就讓他們知道,大魏仍是天下第一強國。
九月,曹丕下今,命徵東大將軍曹休、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徐晃圍南郡。曹魏的戰爭機器,依舊是三國中最強大和最有效的,加上這些年曹魏水軍也操練得法,一時之間,東吳處處告急。孫權派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舟軍拒曹休等人,以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稗將軍朱桓以濡須督拒曹仁。打了兩個多月,孫權有些支援不住,加上揚越諸地的蠻夷多未平復,內亂又起。於是卑辭上書,求自改厲。書裡寫道:“我一直服從陛下,甚至幫著陛下攻打過季漢。其間陛下卻不信任我,屢屢對我進行攻擊。我知道你攻擊我是因為我有罪,要是你不肯原涼,我願意奉還土地人民,寄命交州以終餘年。”又給浩周寫信說:“欲為子登求婚於曹家宗室。”又云:“因為孫登年弱,欲遣孫邵、張昭隨登俱一起到鄴城來。”曹丕把那信撕的粉碎:“碧海兒戲我如何人?爾與季漢為盟,何提降我之事?大軍既動,豈可空回。”當下寫書給孫權道:“朕之與君,大義已定。豈樂勞師遠臨江、漢。若登身朝到,夕召兵還耳。”非逼他獻上質子,認輸投降不可。
孫權見說好話不管用,當下也翻了臉,把曹魏賜地吳王印信打碎,改元黃武,臨江拒守,與曹軍死戰。
此戰最關鍵之役還是在江陵(即荊州城)。曹真等人包圍江陵,打敗了孫盛,孫權派諸葛瑾等人率軍前去解圍,再度被夏侯尚擊退。江陵城內外斷絕聯絡,城中許多士兵浮腫患病,能夠參加戰鬥的只有五千人。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臨城立起無頂高臺樓櫓,向城中放箭,箭如雨下,守城將士都大驚失色;此時多虧了城中守將朱然,他泰然自若,沒有絲豪恐懼,不斷激勵將士,尋找敵軍薄弱之處,率軍出擊,攻破魏軍兩座營壘。魏軍包圍江陵長達六個月,江陵令姚泰率兵防守北門,見敵軍力量經大,守城軍隊兵少,糧食將盡,害怕守不住,陰謀作魏軍的內應,被朱然發覺後處死。這其實是完全可以與渭南之戰相提並論的另一場大戰,但是最終大江劃分了魏吳兩國,魏軍雖強,終未能攻破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