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科考前公佈的章程確實不曾騙人,這些考卷確乎是先謄正,隨即又經糊名後判閱出來的結果。

再一細看那些內容,對的且都不說,自己做錯的,這些個考卷上確乎是對了。

至此,似明經、明法、明算等科的考生已經心服,這些考題與答案都是硬邦邦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自己做錯了別人卻做對了,即便是再懊悔又有什麼用?

但進士科卻是不一樣了,賦還好說,逞才炫博嘛,大家的套路基本都一致,差別不過是在父採與古字僻字的掌握量以及生僻典故的熟悉度上。文采越華美越好,古字僻字用的越多越好,典故越冷僻越好,這三樣也都是明眼一看便能清清楚楚的。

尤其是古字僻字的掌握量以及生僻典故的掌握度上,大家都是讀書人,這個是做不得假的,一眼看過去,誰好誰壞清清楚楚。

爭議就全集中在詩歌上,崔蒞性情火爆,甚至不等將整個高中者考卷上的詩都看完,便已伸手指著狀頭賀知章的詩作揚聲向唐松叱問道:“他這詩未必就比我的好,為甚取他不取我?”

崔液使勁去拉二哥的臂膀不讓他再發難,奈何根本拉不住。

有此一問,至少那些個聚集在附近的進士科考生俱都將目光投在了唐松身上。

唐松也沒多說什麼,只是用手拍了拍身邊那具被人忽略的佈告欄。

崔蒞並眾進士科考生們走過去一看,這具佈告欄上張貼的既不是名錄,也不是高中者的樣卷,而是一份對進士科考生詩作的評定標準。

這一標準下有五款,分別是:

韻律、煉字、鍛句、用典、命意。

除這六款之外,尚有一個補充條款:佳句。意為一首詩作中若有佳句,可另行加分。至於佳篇那就不用說了。

六款之下又有一些詳細的細則加以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