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窗外席間又是一陣兒笑聲,隨即就有人打問那獨佔鰲頭的細故。

“獻松你寡聞了”,那字喚仲連的人調笑了一句後倒是細細解釋了事情的原委。

前幾日天氣暑熱,聖神皇帝國事之餘動了遊興,遂就出城去了龍門。

聖神皇帝是雅好文辭樂章之人,其間自然少不得讓隨行的臣子們賦詩以助遊興,並取錦袍一領作為懸賞之物。;

隨行臣子中有官居左史的東方虯率先成詩,聖神皇帝以錦袍賜之。但不等東方虯將錦袍披上身,這位字喚“延清”的《龍門應制》詩也已完成,其詩“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

聖神皇帝見狀遂笑奪東方虯之錦袍親手賜予了這位延清,此事誠為當日龍門之遊上的第一段佳話。

那字喚“獻松”的官員因這幾日忙於他事,所以不曾聽說。此刻聽了也是撫掌而贊。

外面說的熱鬧,唐松在裡面卻是聽的傻眼,這“奪錦袍”的軼事可謂流播極廣,唐人筆記裡多有記載。後世裡只要是學中文出身的人都會知道此事。

要說這件軼事中的兩位主人公,一是那倒黴的,陳子昂的好友東方虯,另一位便是初唐末期詩壇領袖之一的宋之問了。

宋之問?窗外席面上那位字喚“延清”之人便是宋之問!

瞎貓撞上個死耗子,事情還真有這麼巧的?

……………………

ps:感謝“我最愛軟糖”、“閒庭碎步”、“桔子香水”、“虛彩”等書友的打賞!感謝諸位書友的推薦票!只是貌似這兩天的推薦票很不給力呀,我是看到書評區一位書友不要章章要票的建議,所以這兩天的更新裡就沒來聒噪大家。但一不聒噪,推薦票立時下滑,真讓水葉子情何以堪哪!

求票,滿地打滾求票了!新書自發布以來,二十六天更新了十六萬字,中間無一日斷更。除第一卷結束的那一天是單更之外,其餘都是雙更,小葉子實實在在是想一章一章的挽回人品,還請大家給予支援鼓勵!

另:新書期間,一些個章節裡免不得要介紹人物背景,若有時佔用篇幅稍多,實屬無奈。確乎不是想要灌水的,對此還請書友們理解之,寬諒之!

第五十九章 何必知道?

既然宋之問這正主兒到了,唐松也就不願再躲在掩著的窗戶後看人。

一身青衣小帽打扮的他出了門,站在廂房門口向宋之問看去。

其人約莫三十五六的樣子,面白微須,偏瘦的身形搭配上考究的衣飾,風儀極美。

正在打量時,身邊又多了一個人。同樣的青衣小帽,水晶還是跟不出來了。

好在這天鄭府人太多,下人也太多,而且因本府人手不夠用還有許多是從別府借過來的,本就有些微亂。再則兩個青衣小帽站在房間門口等著傳喚伺候也盡說得過去,是以並不曾引起什麼注意,也沒人來驅遣他們。

唐松抬手給流雲裙少女整了整有些歪斜的小帽,注意力卻全在那桌席面上。

聽同桌說到年來最為得意之事,宋之問笑的很歡暢,口中雖然謙遜著,臉上卻是要發出光來。

笑說完這個話題,幾人因就說到了鄭老夫人如何的好福氣,今個兒上官婉兒能不能回來之類的。隨後,閒聊間自然而然的也說起了坊間熱議的大花魁之爭。

這回是那個字喚“獻松”的人先開口,語氣間帶著玩笑的隨意,“某聽說今天新老花魁可是要聯袂登場了,人人皆知如意娘是你的紅粉知己,延清你就一點不擔心?”

名士、名僧、名妓原就是分不開的,更別說這還是社會風氣異常開放的唐朝,官員名士們有幾個煙花青樓中的知己真是再正常不過了,漫皇城六部莫不如此,這樣的事兒只會被視為風流淵藪,沒什麼好指責的。

譬如中唐時與白居易齊名的大詩人元稹就曾與名妓薛濤過從甚密,進而被傳為廣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聽到這個話頭兒,宋之問笑著搖了搖頭,卻是不曾說話。

“噢,看來延清是勝券穩操了”,那獻松笑著嘆息了一聲,“可惜呀,原本想著今個兒還能有一場熱鬧瞧瞧,也算逗個悶子。看延清你這樣子怕是沒戲嘍”

“杜必簡,沈雲卿,陳伯玉等人不出。方今天下還有誰能與延清一較文才的!不過看延清你如此自在安然的樣子,想必定已知道是誰為沈思思掌筆了?”,字喚“仲連”那人說到這裡,笑著催促道:“速速說來,也免得我們再苦猜啞謎”

是誰站在沈思思身後與宋之問打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