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專權當朝,欲從士子中選婿招贅。令士子們去太尉府進見。因李益不去盧府,太尉記恨,表薦李益去玉門關外隨軍參軍,不得還朝。而李益不知,高中後便回長安與小玉相聚。這時使臣來報,令李益即刻去邊關劉節鎮處任參軍,李益只得與小玉在灞橋折柳盟誓而別。李益一路風塵到了玉門關外。節鎮劉公濟是李益朋友,知參軍是李益,非常高興。玉門關外有小河西,大河西二國,最近因受吐蕃扶制,正準備歸順吐蕃。李益下書二國,責二國歸順,否則就興兵誅討。又分兵截斷吐蕃西路,使得二國來降。小玉自別了李益,日思夜想。李益也日夜想念小玉,畫了幅《徵人聞笛望鄉》畫並託人帶給小玉。盧太尉見李益因功受賞,又生一計,奏請皇上升李益為秘書郎,改任孟門參軍,不準歸長安,即去赴任。這時盧太尉正奉命鎮孟門,李到孟門後,盧又要招李為婿。李推說已有妻子而未從。盧即派人送信給小玉,說李已招贅在盧府。不久,盧與李奉命還朝,盧把李軟禁在盧府。小玉接到假信,十分傷心,怨恨李益薄情,但又不十分相信。為了尋訪李益蹤跡訊息,家資耗盡,最後變賣了信物紫玉燕釵,恰被盧府買去。盧太尉得知此釵乃李、霍定情物,就命堂侯官之妻扮做鮑四娘姐姐鮑三娘,向李益獻釵。李益見釵大驚,鮑三娘卻說小玉已另嫁他人,方變賣此釵。盧太尉趁楊要李益以此釵聘娶他女兒,李益仍婉言回絕。俠士黃衫客聽說了李益負情、小玉病重事,慷然相助,要崔、韋趁牡丹花盛開之際,假稱無相禪師相請,到崇敬寺飲酒。黃衫客持李益到霍府,使之與小玉相見,監督李益的盧府士兵無可奈何。李益、小玉相見後,始知一切都是盧太尉指使人所為。李益又給拿出玉釵,於是兩人嫌疑冰釋。李益把紫玉釵給小玉戴上。黃衫客又把盧太尉專權李益和小玉受屈一事參奏主上,最後主上降旨:加封李益為集賢殿學士和鸞臺侍郎,霍小玉為太原郡夫人、鄭六娘為滎陽郡太夫人。
《折柳》、《陽關》兩折在舞臺上經常演出,是敘述李益奉旨隨徵,霍小玉在灞橋餞行,著重地描寫了夫妻間惜別的情愫,終於在三軍催迫之下,無可奈何地登上征途,各自分別。
一樹梨花 《南柯記》
《南柯記》明·湯顯祖作。寫淳于棼夢入螻蟻之槐安國為南柯郡太守事。
《南柯記》明·湯顯祖作。寫淳于棼夢入螻蟻之槐安國為南柯郡太守事。劇情是:唐代東平遊俠淳于棼,武藝高強。因酒失去淮南軍裨將之職。閒居揚州城外,庭前有古槐樹一株,清陰數畝。他常與豪士縱飲其下。一日,聽說孝感寺中元盂蘭大會,有契玄禪師講經,便前去聽經。在經堂裡,淳于棼見到三個美貌女子,見她們先後送給禪師金鳳釵一雙,通犀小盒一隻。淳生看此物奇異,因與她們搭訕。其一位說:“我有妹子正在青春妙齡,這鳳釵犀盒是她附寄的。”淳生聽後,怦然心動。原來這三個女子並非真人,乃是螻蟻所化,是淳家庭前槐樹洞穴裡的螻蟻國的國嫂靈芝夫人、國王侄女瓊英和仙姑上真。她們奉了國王之命,趁孝感寺講經,四方士子云集之機,來為國王的女兒瑤芳--金枝公主選婿來的。三人見淳生風liu多情,回去報知國王、國母,國王准奏。淳于棼聽經歸家後寂寥無緒,便招市井人溜二、沙三飲,爛醉入夢。忽聽車鈴響,一輛四犛牛車停在榻前,兩名紫衣使者扶淳上車,向古槐穴下駛去。不一會到國門,見城樓上書“大槐安國”。淳進門下了車,右相段功引他上殿駕,在殿前卻遇上了故友周弁,田子華。原來槐安國王知他與周、田友善,特把他二人接來,一個任司隸,一個任贊禮。淳于棼見了國王,國王當面許婚,淳于棼做了駙馬。槐安國鄰國檀夢國,屢犯南柯郡,而南柯郡守不理政事。國王命淳于棼接任南柯太守,又讓周弁、田子華分別為南柯司憲、司農,協理南柯。淳到南柯,邊事平寧,讓民休養生息,為守二十年,政績卓著。公主生了二男二女。南柯地方炎熱,公主怕熱,身體又不好,淳于棼為她在□江西畔造一避暑瑤臺。檀夢國四太子早已垂涎公主美色,聽說公主在離郡偏遠的瑤臺避暑,便率兵攻打瑤臺。公主聞訊,一面派兒子去南柯報信,一面派人守臺。太子圍攻勢急,叫公主上城答話。公主無奈扶病上城,見太子無禮,十公惱怒,又被太子一箭射中頭盔金鳳釵。正危急之時駙馬帶兵趕到,殺退了賊兵,把公主接回南柯。右丞相段功妒嫉駙馬政績,在國王面前進讒,建議招駙馬還朝。國王傳旨,升駙馬為左丞相,即日還朝,令田子華領南柯郡事。因公主又驚又嚇,病情漸重,逝於還朝路上,國王賜葬於蟠龍崗。淳在南柯二十年,朝中權貴盡受其賄,加之淳又身為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