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兒給老夫人捶背。還不時的擦拭一下屋子裡的浮塵,忙活的不亦樂乎。
老夫人只當沒看見,卻也在偷偷的觀察著若離。若離的小身體看著雖弱,但卻充滿朝氣。而且舉止十分好看,即使是打掃浮塵這樣的髒活,也被她做得十分優雅。
若離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句話也沒說。老夫人看了半天,也沒挑出她一丁點錯處,倒是忍不住先開口了:“若離丫頭別忙了。轉得我老婆子頭疼。”
若離聽聞,微笑著放下手上的浮塵。又在外間淨了手。緩緩走近裡間:“祖母可是有別的吩咐?”
若離臉上沒一點不情願。老夫人倚在貴妃長榻上,若離就抬了個秀墩,乖乖的坐在旁邊,陪著老夫人。
“你昨日跪了四個時辰,今天腿上怎麼樣了?”老夫人問,“我看你走來走去,倒還挺利索的。”
若離靦腆一笑:“其實挺疼的。”
老夫人沒聽到意料中的客套話,反而抬了抬眼:“那你還不回去歇著?別想著在我這裡乾點雜事,就能免了罰跪。”
若離搖搖頭:“我可沒想著免罰,再說我這腿上是瘀傷,多走動走動,血脈流通順暢,反而好得更快些。”
聽若離說起這個,老夫人從榻上支起身子:“你小小年紀,怎麼還懂這些個道理?是你身邊的丫鬟教你的?”
“是孫女從書上看來的。”若離道:“書上有句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說得就是這個了。”
老夫人對這個似乎也有了解,點頭:“是這樣沒錯,你這是從什麼書上看來的?聽你父親說過你愛讀書,沒想到竟然還讀醫書嗎?”
若離可不敢說自己讀過醫書:“這都是從一本叫奇異志的書上看來的。那本書裡專寫稀奇有趣的事情。可惜桃花塢著火的時候被燒掉了,不然還能拿來給祖母看看。”
老夫人哪裡聽過‘奇異志’:“那書上都寫了些什麼有趣事?我不必看書,你既然看過,講給我聽也是一樣的。”
若離想了想,順口拿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來說,老夫人果然沒有聽過。
“有一位孟夫人,她喪夫寡居。膝下唯有一子,正直讀書長進的年紀。那位孟夫人帶著獨子居住在一處墳地附近。久而久之,她的兒子也學會了哭喊奔喪。”
“然後呢?”老夫人也是寡居獨子,聽到孟夫人的事情很好奇。
“這位孟夫人認為這裡不適合兒子居住,就帶著兒子搬去了另一處。這一處住所,卻臨著鬧市。不久,孟夫人就發現兒子學會了叫賣吹噓。”
老夫人蹙眉:“不好!不好!還不如住在第一處!”
“祖母說得對!那孟夫人也是這樣想的!”若離接著講吓去,“她又帶著兒子搬去了第三處。。。。。。”
老夫人支著身子坐起來:“第三處是什麼地方?這一回可該是個好地方才對!”
“第三處是間書院,每日晨起,書聲朗朗。”
老夫人笑了,“果真是個好去處,想必那孩子將來能成大才。”
“祖母又說對了,正是因為那孩子後來成就大才。感念母親之恩,這才將此故事傳頌出來,若離也才能看見呢。”若離取過一個軟枕,給老夫人靠在後頭。
老夫人感嘆道:“果然是天下父母心啊!也難為你能明白。時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我也歇著了。”
聽完故事的老夫人似乎有些傷感,若離並沒說什麼安慰的話,行了禮就退出去了。
若離回了西廂,秀兒正守在西廂門口,問月和踏歌仍然去了桃花塢。秀兒一人就像個小兔子似的警惕的盯著四周。若離看她這矯枉過正的樣子,覺得挺好玩,也就由著她去盯著。
自己則回到屋子裡去研究一件事情。
若離研究的不是別的,正是她信口胡謅的‘奇異志’。既然這裡沒有這樣一本書,自己是不是可以寫一本這樣的書呢?
若離提筆寫下一個潤肺湯的藥方,然後又寫了一個炙羊肉的菜譜,最後加上一個今天說給老夫人的故事。寫完之後滿意的看看。隨手壓在了妝臺之下。
寫完了這些,若離正要稍作休息,以應付下午的懲罰。秀兒卻急匆匆的進來:“小姐,老夫人有請。說是寶萱縣主前來探望你了!”
若離聽聞是寶萱來訪,驚叫不好。自己在詠春詩會上答應給寶萱做衣裙。回府之後,人多事雜,竟全拋之腦後了。也不記得潛人去汝國公府問下寶萱的尺寸,現在還要堂堂縣主親自跑來。
不過既然寶萱已經來了,若離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