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1933年8月31日

最近,怪事兒在蘇聯層出不窮。那個擁有大片肥沃谷地的烏克蘭呢?烏克蘭……那裡發生了什麼?它早已面目全非了,除了不長樹木的沉默草原就別無他物,沒有高大的金色裸麥或是長著芒刺的小麥;它們原本沉甸甸的果實已經不在風中搖曳。草原上瘋長著野草。有著烏克蘭式白色小房子的熱鬧村鎮蹤跡全無,本應迴盪著的烏克蘭民歌連一個音符也不曾留下。到處都是被遺棄的村落,烏克蘭人早就四處逃散了。

一批又一批難民們堅決地湧進了大城市。他們好幾次被趕回去,整車廂整車廂的人死去。然而為生命所作的鬥爭更為激烈了,垂死在車站與車裡的人們都拼命要前往莫斯科。

尼娜所指的是村鎮“消滅地主”和集體化運動所造成的饑荒。為了滿足工業化的需要和大型共產建設工程與軍隊的生產需求,農民收割到的所有糧食都要充公。尼娜是怎麼知道烏克蘭的情況呢?很可能她是從《孟什維克社會先驅報》或其他流亡者的出版物裡摘抄或改寫而來的。擁有此類報刊是違法的,但是尼娜的父親也許會帶此類刊物回家,這些刊物可能在1937年警方對她家的搜查中與其他家庭用品一起被沒收。

txt小說上傳分享

1933年9月5日

開學後的第一波悲觀情緒席捲而來。不是很強烈,結束得也快,但那不是我要說的關鍵:這證明了我連一個月的平靜日子也過不了。我想快點兒結束學業。熱妮婭和莉莉婭怎麼每件事都做得那麼像模像樣呢?在學校裡成績好,會彈鋼琴,會唱歌還能跳舞畫畫。毫無疑問,她們生來就比我幸運,什麼都會,也討所有人喜歡——人們常常表揚她倆。那我呢?我又會什麼?最近,我開始相信自己什麼天分也沒有了,就算有時候我在某些事上僥倖得了第一,也只是因為我很勤奮吧。

哎,熱妮婭和莉莉婭!她倆只用了一個月就讀完了九年級的課程,大學入學考試還得了“優秀”。在學校從來不努力,卻照樣考班上前幾名。而我呢?誰會相信,就為了生物考試,我用功到頭暈噁心?誰會相信我費勁記住了所有的人物傳記?

蘇維埃學校採用五分制的評分體系:5,優秀;4,良好;3,中等;2,差,1,不及格。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933年9月22日

噢,上帝,真是折磨!……我出生的那天,第一次睜眼看到世界的光亮的那天真該好好被詛咒。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大人們那麼喜歡回憶童年往事,為什麼常因童年的逝去那麼懊惱;但兩年前我可不那麼看,不是嗎?“童年有什麼好?”我曾想。過去一直覺得所有的事都很糟,可現在,只要能讓我回到過去,不管付出什麼代價我都願意!但絕對不可能發生!再過幾年我就讀完中學上大學了……噢,那個時候我一定會更懷念自己的童年,接著會懷念中學時光,懷念曾經有過的樂趣與自由。是的,自由,因為說到底我是拿自由在和以後的生活作比較。

在學校,我忘了自己,忘了痛苦無望的想法,開始真真切切地活著。學校裡的課也沒待在家裡這麼無聊難耐。周圍都是些親密的朋友,讓我感覺自己很堅強,“他們”好像都活在我心裡,我也活在他們的心裡——大家都合為一體。

昨天的少先隊員會議上,莉薩對於已經離開先鋒隊的女生,也包括我,散佈謠言,惡意中傷。反正本來就沒人喜歡她,現在她更不受歡迎了。課間休息時我們商量了很久,決定孤立她。今天,幾乎所有人都一致支援我們。噢,我們會報復她的!決不會讓她嘲笑我們,我們要讓她為自己的尖牙利齒而後悔。被全體同學孤立可不是開玩笑!

學生必須加入少年先鋒隊——一種根據英國人貝登堡發起的童子軍運動而建立的共產少年俱樂部。1922年由第五屆共青團團代會設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教導10至14歲的學生遵紀、勤勞,有道德心與集體觀念。少年先鋒隊與童子軍有類似的儀式,也有不同的“時刻準備著”的格言。活動內容包括行軍、唱歌,還有夏令營。離開先鋒隊或是拒絕成為其中的一員是公然反抗的表現。

1933年9月28日

作業——天哪,佈置了好多作業。一點兒也不顧慮我們青少年,不想想我們也是人。那個叫什麼布勃諾夫的傢伙他在報紙上登文章,說有必要提高學習水平和紀律水平,但卻沒人理解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其實他們是在拖我們的後腿。我學得比以前更差了,興趣全無,學習變得既沒有意義又讓人厭惡。

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