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中了游龍劍,登時便似有一股寒流,從劍上傳來,衝擊唐曉瀾握著劍的右手的寸關尺脈。
脈門是人身要害之處,僅次於心臟,唐曉瀾的內功雖然精純之極,也不能不運氣防禦。
這一戰在孟神通來說,乃是死裡求生,因此雖然在游龍劍的極大威力的鎮壓之下,仍然拚命搶攻,各種古怪刁毒的邪派武功,層出不窮,當真似是駭浪枉濤,一個浪頭緊接著一個浪頭的卷撲過來,痛禪上人已是得道高僧,且又明知唐曉瀾可以穩佔上風,但看了這一場從未有的惡戰,也不禁有點心絃顫抖。
唐曉瀾這時卻採取了孟神通剛才的戰略,以不變而應萬變,展開了天山劍法中的大須彌劍式,將敵我雙方都籠罩在劍光之內,任孟神通如何旺攻猛撲,他腳步也未曾移動半分。孟神通的各種奇招怪著雖是層出不窮,卻無法突破他的護身劍光。而且唐曉瀾的內功之深,當世無二,孟神通在劍光外層施展的邪派神功,潛力觸及他的身體,便即給他化解,有如投石人海,縱能湯起確漪,不足造成災害,神通狂攻不逞,心裡暗暗膽寒。本來,他這次安排的三個比試辦法,已是用盡心機,第一場由姬曉風來鬥唐徑天。便是一個雙管齊下的妙策,一力面可以在武功的評論上勝過唐曉瀾,另一力面又可以從旁細心窺察天山劍法,所以這第一傷他實即是為第三場的真正較量作準備的。哪知他雖然從喬北溟的秘笈中,獲得了對付天山劍法的秘方,臨時又作了實地的觀察,但一動起手來,仍是感到難以應付。這不但是由於天山劍法已有增益變化,而且由淤唐曉瀾以精純的內功來運朋這千變萬化的劍術,每每一招尋常的劍招,威力也大得出奇,孟神通準備好的那一套,只能勉強招架,焉能談到破解。
激戰中但聽得嗤嗤聾響,孟神通的長衫又穿了幾處,按著肩頭又中了一劍,幸而他早有準備,知所趨避,天羅步法,也用得出神入化,僅僅是皮肉受了一點輕傷,便即閃過了。孟神通又驚又急,心裡想道:“如此纏鬥下去,我只有招架的功夫,終須喪在他的劍鋒之下。”惡念旋生,以排山掌力,稍稍湯開唐曉欄的寶劍,疾如電閃的欺近身前,錚、錚、錚:又在他的劍柄上彈了三下!
這一招用得險極,但見劍光掠過,孟神通的頭髮給削去了一大片,幾乎變成了禿子!陽赤符和姬曉風都不禁失聲駭呼,剛才雙方激戰的時倏,唐曉欄的寶劍已曾經給孟神通彈中了四五次,但每次的間隔都有些少時候,脈門雖然受到陰寒邪氣的襲擊,以唐曉瀾的內力,尚還不覺什麼,這回是接續的運彈三下,饒是唐曉瀾的內功並世無雙,也禁不住心頭一震,手腕徵微感到麻木失靈。
說時運,那時快,孟神通雙臂箕張,和易使撲土來,唐曉瀾喝聲:“來得好!我便試試你的修羅隱煞功吧!游龍劍脫手撤出,一道銀光,直上達至,眾人方自驚駭,但聽得“蓬,蓬!”雨聲,他們已是四掌相交,粘在一起。
各正派弟子見唐曉瀾寶劍脫手,無不相顧失色。殊不知唐曉瀾乃是自行葉劍,有意和他比拚內功的。要知他的脈門不斷受到陰寒邪氣的襲擊,手腕已感到有些徵麻木,要是仍然使用天山劍法,不能靈活如初,便有可能給孟神通所乘,故此不如以精純的內功與他硬拚,更能穩操勝算。
孟神通也正是有意要他如此。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內功不及唐曉瀾,可是它的修羅陰煞功卻最能耗損對力的真氣,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或者還可以徹幸圖勝;而且即算不敵,到了最後,他還可以施展最厲害的邪派神功,與敵人同歸於盡。
過了片刻,只見唐曉瀾的頭頂,好像蒸籠一般,發散出熱騰騰的白氣,在場的幾個武學大師知道他正在以絕頂內功,把孟神通玫進體內的邪氣驅出,不禁又佩服,又是擔憂。
孟神通已練成丁正邪合一的內功,雖然不若唐曉欄的精純深厚,但卻霸道得多,這時已是雙方快生死、定存亡的時候。孟神通加緊施為,內力有如排山倒海般的從掌心發出,直攻過去!唐曉瀾長鬚飄拂,頭頂上白氣越來越濃,可是唐曉瀾發出的內力雖然是柔和之極,卻堅韌非常,任孟神通如何衝擊,他總是防禦得了,腳步依然未曾移動分毫。不但如此,孟神通旺攻過去的內力,還竟似給他化解於無形。這兩人一正一邪,各以絕頂神功相拚,一個有如嚴冬肅殺,一個有如春日和熙,肅殺的寒氣終於在春風中溶解。
可是這等微妙的變化,連在場的幾位武學大師也未能看得出來,他們只著得出是一攻一宇,而且是唐曉瀾主守,孟神通主政。
連痛禪、金光這兩位武學大師都著不出其中的微妙變化,其他人等,自是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