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部分

“如果不是遇到了高衙內這個妖孽,趙墨白肯定是一個人物。”

很多聰明人,對趙墨白的評價都很高。

但是然並卵,趙墨白就算知道了這些評價,也不會感到開心。

因為把他捧的越高,戰勝了他的高大全的地位就會更高。

如果可以,他倒是寧願別人把自己噴的一文不值,這樣至少高大全也不會得到太多的榮耀。

而在另外一邊,高大全並沒有心思來關心趙墨白的想法。

看到已經滿座,卻依然有太學~生源源不斷的進入禮堂,甚至有些學~生因為滿座而站著聽課,他心中其實是有幾分感動的。

高大全這貨的素質雖然很低,但是隻要是對他好的人,他也從來沒有恩將仇報過。

你願意好好聽我說話,那我就盡力講給你聽就是了。

“外史記儒林,刻畫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史傳。《范進中舉》,只是我構思《儒林外史》中的故事之一,大家還想繼續聽下去嗎?”高大全問道。

“想!”太學~生們眾口同聲的大喊。

高大全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大聲道:“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放開了說。”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

相比最開場講的《范進中舉》的故事,這個開場白,更讓太學~生們頭皮發麻。

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外在表現並不僅僅是做出傳世的文章,還有就是能夠隨時隨地出口成章。

高大全這一次所講的詞,相比他以前做的那些,並不出彩。

但是高大全能夠脫口而出,而且和他所講的故事極為貼合,這絕對是本人才華的體現。

正因為了解這一點,太學~生們才深深的歎服。

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

別的不論,這種才華橫溢的老師,當然有值得追捧的地方。

震天的響聲,響徹了太學大禮堂,一直蔓延到禮堂之外,蔓延到趙墨白的教室中。

被這種掌聲勾引,原本認認真真在趙墨白教室中聽課的太學~生也心中發~癢。

那邊到底講了什麼,才會讓氣氛這麼熱烈?

很多時候,想法一旦產生,就再也難以磨滅了。

陸陸續續,趙墨白的教室中還在走人。

而大禮堂內,已經人群擁擠了,就連過道中都擠滿了人。

不過太學~生們都很有素質,沒有人大聲喧譁,最多就是為高大全鼓掌叫好。

高大全這一次,是從《儒林外史》的開頭講的。

事實上,《范進中舉》並不是《儒林外史》中記載的第一個故事,如果要連楔子也算上的話,那《范進中舉》是第三個故事。

不過楔子不算是正文,從正文來看,第一個故事中所講的周進和第二個故事中所講的范進,其實都是一類人。

周進比起范進來說,還要更老一些,已經六十多歲,還把全部的人生希望寄託在科舉上,只不過直到鬍子花白,也沒有中過。

一個人混到了這種程度,自然是經常被人羞辱,明譏暗諷,言語如刀。

有一次,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

後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下參加了考試,周進這副模樣,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時來運轉。

當他考中舉人時,以前譏諷挖苦他的那些人,又都來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學問的人。

這一個故事講完,大禮堂內的氣氛頓時壓抑了很多。

沒有人鼓掌,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高大全要的,也不是別人鼓掌。

他真正想要的,就是大家能夠深入的思考一下,科舉當然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在這個陽光背後,又有多少的陰影?

真的有必要,將自己的一輩子都寄託在虛無飄渺的科舉制度上嗎?

一個人不事生產幾十年,一心只讀聖賢書,他自己能忍受,家人呢?也跟著一起成仙嗎?

而像周進這樣中舉都六十多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