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普通百姓都知道,御使就是言官,說到底就是個嘴炮,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
不過現在不同了。
一個高大全,足以讓很多人如坐針氈。
這貨可是什麼都敢說啊。
絕大多數做官的,除了愛錢愛權之外,其實也愛名。
當婊~子,立牌坊,幾乎是每個貪官都想幹的事情。
所以他們不想讓別人戳破自己的偽裝。
可是多了一個不受控制的高大全,他們遺臭萬年的機率就變得無限大。
這讓很多在職官員都心生退意。
更不用說那些心懷鬼胎的想要參加科舉的考生了。
想要做官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些人還沒有做官,就看到官員被罵的這麼厲害,他們不怕才怪。
被這種聲浪嚇退的舉子,除了對這種黑暗局面厭惡的人之外,更多的是懼怕自己也成為被聲討的一員。
在《官場現形記》的聲浪越來越大的時候,作為大宋的太子,趙構又來了一次神助攻。
在最新一起的《新聞聯播》上,播放了李師師採訪趙構的影片。
在影片中,趙構表達了他對《官場現形記》的看法:
我和小高是很好的朋友,作為前太尉的唯一子嗣,小高對官場是很熟悉的,所以他寫出這本《官場現形記》我並不奇怪。
《官場現形記》表現手法是現實主義的,其中寫的多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只是改易姓名而已。按照書中所寫,按圖索驥,但凡查實者,在我權力範圍之內,一定嚴懲不貸。
在這個朝廷集體沉默的時刻,趙構的表態,無疑像是一針強心劑一樣,鼓舞了很多人。
趙構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名望。
當然,他也會因此承擔很多人的敵視,不過對一個太子,尤其是對一個父皇猶在盛年的太子來說,得罪大臣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
趙構想的很清楚,所以他直接站到了前臺衝鋒。
僅僅兩天之後,開封府翻閱此書,按名調查,共查實一十三位官員貪贓枉法。
其中有四位超過了開封府的處理許可權,已經上報。
其餘九位,被趙構拿來明正典刑。
開封府聲望空前高漲,趙構人氣直逼高大全。
而整個官場的氛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