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朱元璋就認死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吝嗇”的皇帝,在對武當派的態度上,卻截然不同。
朱元璋自己都是粗菜淡飯,他是真的不喜歡享受。
可是修繕武當山,給武當派修築宮殿,朱元璋卻是一擲萬金,迄今花費少說也有幾百萬兩白銀了。
大明可不是江南,江南最不缺的就是錢,而大明建國不久,金銀極度短缺。
朱元璋寧願苦了官吏,苦了自己,也從來沒有少過對武當派的禮遇。
魔祖說張三丰對朱元璋好的過分,其實朱元璋對張三丰才真是掏心掏肺。
實事求是的說,若是沒有朱元璋不計成本的扶持,武當派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內就直追少林寺的威名,成為和純陽宮並肩而立的“道門雙壁”。
當然,每一個王朝和身後的超一流勢力其實都相處的十分融洽,但是融洽到大明朝和武當派這個地步的,九州是獨一份。
任誰都能看出來,張三丰和朱元璋之間是不存在絲毫矛盾的,而稷下學宮和大秦、純陽宮和李唐,在合作當中,私下也多有齷蹉。
華山派和當初的大宋更是刀兵相見,最終只存其一。
可幾十年過去了,從來沒有聽說過武當山和大明朝產生過什麼矛盾,朱元璋對張三丰更是一直尊敬有加,就算是再挑剔的人,也挑不出毛病來。
張三丰笑著回答了她的問題:“我的弟子,從來不會忤逆我的決定,更何況是為了重八。誰都知道,沒有重八,現在的武當派最多也就是稱尊明州,又如何能夠贏得天下人的尊敬?”
“只要有你在,武當派的強大是必然的。當初你要是支援張士誠、陳友諒,他們難道敢對你不敬不成?”高大全才不相信張三丰這個解釋。
張三丰搖頭:“不一樣的,他們沒有這個眼光。要知道我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是武神的,當年在明州,不僅重八有陳友諒張士誠這種對手,我也有自己的對手。而當時重八就已經開始交好我,甚至以子侄之禮代之。”
“比如改名嗎?”高大全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張三丰確認了他的猜想:“不錯,他本名是朱重八,後來改名朱元璋,意思是向我表明朱的一切都來自於張。不過他實在太謙虛了,在他的霸業上,我並沒有幫太多忙。只有涉及到武林爭鋒,我才出手相助。他有今天的成就,是他個人的能力,與我無關。”
高大全和她都沒有話說。
這就完全是眼光和胸襟問題了。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