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騰出手來。到那時候,孫某要讓沙皇后悔來到這個世上!”說到最後,孫元起語氣已經變得陰森低沉,從牙縫裡透出絲絲冷氣,彷彿是要把沙皇千刀萬剮剖腹剜心方能解恨!
就在此時,門人來報:“總理大人,德國駐華公使哈豪森先生求見。您看?”
孫元起微微愕然:“他不在京城老實待著,突然跑來太原幹嘛?”
楊度悠然答道:“不用問,肯定是衝著山東問題來的。只是不知道他想和百熙商議些什麼?”
孫元起對德國人倒沒有太多惡感,至少沒有像對蠻橫的日俄、傲慢的英法那麼討厭,當下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就請他到正堂相見吧!蟄翁、皙子,咱們一起過去看看?”
哈豪森(haxthausen)自從宣統三年擔任德國駐華公使以來,眼下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不知是北京風沙太大,總是讓他覺得水土不服,還是他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所以一直都是病怏怏的。但他見到孫元起還是笑容滿臉,特意快走幾步,上前給了孫元起一個大大的擁抱:“約翰遜博士,無論什麼時候見你,你總是那麼年輕英俊!這一點真讓我羨慕不已!”
孫元起哈哈大笑:“公使先生,你近來可是頗顯憔悴,是不是公務太過繁忙?如果你能抽出時間的話,我可以專門給你講講如何保養身體永葆青春,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哈豪森眨眨眼睛:“這個問題或許我太太會更感興趣!對了,普朗克教授前不久還寫信給我,希望我能在恰當的時候邀請你到德國訪問,他和德國的學術界將對你的到訪表示十二萬分的歡迎!——當然,現在貴國近期大事不斷,約翰遜先生身為總理事務繁忙,恐怕短期內很難抽出時間不遠萬里訪問德國。如果可以的話,您可以發表幾篇振聾發聵的論文,略略慰藉普朗克教授渴望的心情!”
孫元起道:“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局面就是一項最浩大的課題,能把這個課題解決,寫多少篇論文都沒問題。但關鍵該如何著手,現在孫某還是一頭霧水,哪能寫出什麼文章來?不過孫某倒是想向貴國誠摯地邀請普朗克先生一家來華訪問,不知可否?”
據孫元起所知,真實歷史中普朗克一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五年裡一直黴運不斷,先是普朗克的大兒子卡爾死於凡爾登戰役,緊接著二兒子埃爾溫也在1914年被法軍俘虜,到了1917年他的女兒格雷特因為難產去世,女婿續娶了普朗克的另一個女兒埃瑪(與格雷特是雙胞胎姐妹),但埃瑪在兩年後同樣死於難產。所以孫元起很想讓普朗克一家換個環境,看看能不能有所補救。
哈豪森緊盯著孫元起:“約翰遜博士,在您挖走天才的愛因斯坦先生和米列娃女士之後,普朗克教授可是我們德意志帝國當今最優秀的科學家!難道您想徹底摧毀我們德國的科學才肯罷休?”
孫元起囅然而笑:“公使先生,我承認愛因斯坦先生和米列娃女士是罕見的天才,也承認普朗克教授是貴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但貴國優秀的科學家可是層出不窮,諸如倫琴、費雪、拜耳、勒納、瓦拉赫、奧斯特瓦爾德等都是彪炳史冊的學者,照耀著德國乃至歐洲的學界,貴國科學發展豈會因為他們的出走而黯然失色?”(未完待續。。)
四八五、同尋僻境思攜手
孫元起歷數的這幾位都是二十世紀頭十年裡德國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都是當之無愧的大科學家。
可以這麼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這幾十年裡,德國科學水平在歐洲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誕生了一大批享譽全球的著名科學家,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愛因斯坦、普朗克。而獲得諾貝爾獎者更有如過江之鯽,其中在1905年12月頒出的第5屆諾貝爾獎中,5名獲得者有3個是德國人,化學、物理、生理學或醫學等3項科學獎得主竟然全是德國科學家,他們便是研究有機染料及芳香劑等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家拜耳、研究陰極射線的物理學家勒納以及對細菌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病原細菌學奠基人科赫。
聽到當今最負盛名的科學權威如數家珍般地報出一連串德國著名科學家的名字,哈豪森先生下意識挺起了胸脯,驕傲地答道:“我們德意志帝國雖然沒有約翰遜博士以及您太太那樣驚豔絕倫的科學巨匠,但是做出世界級研究成果的科學家還是有一些的。當然,我們愛惜並珍視每一位科研人員,因為他們是帝國蓬勃發展的基石和通往未來的橋樑!”
孫元起搖頭道:“公使先生,我只是誠摯地邀請普朗克教授一家來中國訪問遊學而已,而非綁架劫持,您又何必如此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