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道:“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發生這種情況!姚寶來也真有能耐,竟然直接帶走了實力最強的禁衛軍第四標。這下麻煩了!”
段祺瑞這麼說,是因為他對禁衛軍構成了如指掌:
禁衛軍步隊第一、二、三標的兵員主要來自京師八旗及圓明園、健銳營、內外火器營的旗人,軍官則大都調自京師的第一鎮,隊官、排長以上軍官多為旗人,戰鬥力非常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這部分人對朝廷死忠,即便被姚寶來拉過去,也很難為其所用。
相比之下,第四標就完全不同了。第四標的兵員都是選自直隸、山東的農家子弟,身體健壯,訓練刻苦,意志頑強,戰力不容小覷。他們投軍從戎的目的就是為了吃飯拿餉,誰給的銀子多就跟誰幹,和忠君愛國扯不上一毛錢關係。
倪嗣沖也搖頭道:“之前禁衛軍全軍壓上,歷時十天都沒能拿下經世大學。如今姚寶來帶著一標人馬投奔張輝瓚,兵力此消彼長,只怕朝廷再無鉗制經世大學的能力。若是兩下相安無事還好,頂多隆裕太后、攝政王白天吃不下飯,夜裡睡不好覺。倘若孫元起記仇,那就麻煩了!禁衛軍已經是七零八落,薑桂題所部毅軍在灤州一帶提防有謀反跡象的第二十鎮和第二混成協,一時半會也指望不上,此時在京畿附近張輝瓚所部是一家獨大。別說張輝瓚揮兵直逼京師,就是派飛機天天在京城上空盤旋,朝廷也受不了啊!”
楊士琦想得更遠:“就算孫百熙沒這個心思,南方革命黨聽到訊息,也會封官許願鼓動他出兵吧?他們為了讓大帥贊成共和,早日推翻朝廷,可以把大總統一職想讓。出於同樣目的,他們會不會也對孫百熙奉上大總統一職?反正在他們看來都是送人。送給大帥和送給孫百熙應該沒什麼兩樣吧?”
袁世凱放下湯碗:“諸位,別說孫百熙、革命黨他們怎麼樣了,還是議議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吧!”
趙秉鈞道:“大帥,我們應該從兩方面著手。在南面。還要讓唐少川和他們談,對於孫文等人組建中華民國臨時中央政府該質問還要質問,該申斥還是申斥。越是這個時候,我們態度就越要強硬!必要時,可以命湖北長江沿線的北洋軍、海軍行動起來,向革命黨施加壓力,爭取在孫文的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前達成和議。當然。拆毀經世大學飛機、停止武器研製生產之類的條件,暫時就不用在和談中提及了,反正大帥當上大總統後有的是機會。
“在北方,必須迅速調遣一鎮北洋軍入京拱衛,越快越好,絕不能張輝瓚所部在京畿附近一家獨大。一旦南北和議達成,我們就用兵威逼清帝退位,請大帥坐上大總統的位子。然後整頓軍備。秣馬厲兵,自北而南漸次收拾殘局。”
袁世凱微微頷首:“智庵所言甚合我意,只是我軍現在分散湖北、河南、直隸、山西等地。兵力支絀,恐怕一時難以抽調一鎮兵力入京吧?”
趙秉鈞道:“至於兵力如何調配,就得請教芝泉老弟了!”
段祺瑞也不謙讓:“卑職覺得最好是調李純的第六鎮。”
袁世凱奇道:“為什麼是第六鎮?第六鎮雖說是老北洋,有兩協六標兵力,可前不久剛剛經歷叛亂,又被張世膺帶走數千人馬,士氣低迷,實力大損。如今正與第三鎮一起經略山西,為什麼要調他們入京?”
段祺瑞道:“姚寶來投降張輝瓚後,經世大學兵力大概在三千人左右。可以整編成一個混成協,守成有餘、進攻不足。我們此次調兵,主要是為了震懾,而非真的要打仗。再者,山西已是孫百熙的棄子,僅憑閻錫山的一協兵力。根本不足抵禦盧永祥部的進攻。沒有第六鎮的助力,頂多盧永祥部稍稍遷延些時日,並不影響山西成為大帥的囊中之物。所以抽調實力大敗虧輸的第六鎮最合適。”
袁世凱思索片刻後點頭答道:“就按智庵、芝泉說的辦,讓唐少川繼續和革命黨談,再電令第三鎮回軍入京。只是北京的事情該如何料理?袁某世受國恩,總不忍效法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取天下於孤兒寡婦之手。”
趙秉鈞立馬起身說道:“大帥,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啊!我等皆知大帥對朝廷一腔忠誠,日月可鑑。只是如今形勢危急,別無他計,縱使立即推行君主立憲也無法挽救今日危亡。假如一意孤行,固守君主立憲,與革命黨刀兵相見,最後南北並敗、滿漢俱亡。到那時候,即便大帥想保全太后、皇上性命亦不可得,這又算得上什麼忠臣呢?為今之計,只有走民主共和這條路,爭取南北統一,才能保全國家,進而保全皇室。大帥只需一方面和南方革命黨會談,努力爭取皇室退位後的優待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