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部分

末年,溥倫上位的呼聲又日益高漲。不過有識之士都知道溥倫不太可能:之前慈禧太后已經與溥倫結下樑子,如今怎麼可能還讓他做皇帝?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嘛!

再說溥儁。。。。。。。溥儁

他是道光皇帝五子奕誴的孫子,但從他老爹載漪開始,就被過繼給了咸豐皇帝的堂兄弟瑞敏郡王奕志一系。因為溥儁母親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溥儁在戊戌變法前後很得慈禧太后的歡心。在光緒二十五年臘月二十四日。慈禧召集王公大臣商議,決定立溥儁為“大阿哥”(皇儲),預定明年元旦光緒帝退位。由溥儁繼位,改元“保慶”。因為此舉招致國內外各方勢力的強烈反對,才被迫停止廢立計劃。從此之後,載漪、溥儁父子便黴運纏身。

先是義和團鬧事,偏偏載漪篤信義和團,認為義和團是“義民”,不是“亂民”。事件平息,慈禧便認定載漪是庚子國變的禍首,不僅剝奪爵位,而且發配新疆。後來。又以載漪縱容義和團,獲罪祖宗,兒子溥儁因父親獲罪,不宜再做“皇儲”,便宣佈廢除“大阿哥”名號,也流放新疆。父子倆隨後一起逃到了蒙古。住在阿拉善旗的妻舅家,潦倒終老。…;

三位太子候選人中已有兩個與皇位絕緣,碩果僅存的溥偉可謂心花怒放。光緒末年,在慈禧太后捧出溥儀之前,內外王公大臣普遍認為當前國危臣疑,應該挑選一個年長的繼承人以安定局面。出生於1880年的溥偉,在血緣關係上與光緒皇帝較近,年紀也合適,也就最為大家所看重。

誰知慈禧太后最終卻選定3歲的溥儀做了皇帝。小皇帝的父親載灃對原先最大的競爭對手自然防範有加,只給他空頭的正紅旗滿洲都統、禁菸大臣,不讓他進入中樞、參與機要。溥偉為此綴綴不已。

憤恨在心,日久難免生疾,只好四下求醫問藥。宗室親貴私底下笑話他:“小恭王得的病是熱中,恐怕非得石膏一斤、知母八兩不可。”

所謂“熱中”,其實是一語雙關。清末和現在普通話差不多,把急切盼望得到某種利益叫做“熱中”。同時“熱中”又是中醫病症名,指內熱。石膏、知母都是中藥裡治療內熱的藥材。要用石膏一斤、知母八兩,足見溥偉的“熱中”有多厲害!

邊上人卻反駁道:“哪裡、哪裡!想治小恭王的病也簡單,只需皇帝一個、江山一座就足夠了!”

一時間京城傳為笑談。

儘管溥偉與皇帝寶座失之交臂,但心底還認為大清江山是他自家的。聽說要起用袁世凱,頓時急眼了,顧不上有病在身,立馬進宮面見載灃:“叔父,聽坊間傳言,朝廷要起用袁四?”

袁世凱共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第四,所以溥偉不客氣地叫他“袁四”。

載灃剛剛哭完,心裡還很懊悔,嘴上卻說道:“袁世凱有將才,名望也好,所以命他南下督師,平定湖北叛亂。”

溥偉道:“袁世凱鷹視狼顧,久蓄逆謀,景月汀(景星)認為他是‘仲達(司馬脀)第二’,可謂一語中的。當初把他開缺回籍,朝野上下拍手稱快。為何現在又要引虎自衛?”

載灃默然良久,才嚅嚅說道:“慶王和那琴軒都再三力保,認為袁世凱還是可用的。而且內閣已經透過這個議案,怕是難以收回成命。”

溥偉只好退而求其次:“縱是難以收回成命,可否用忠貞智勇之臣,來箝制瓜分袁四的勢力?”

載灃問道:“那能派誰去?”

溥偉頓時氣結:“叔父你擔任監國三年,群臣臧否,自在洞鑑。小侄兒這些年一直在家養病,不在政界。怎麼知道該派誰去?”

話裡面既有撇清自己的意思,也要抱怨、叫屈的成分,頓時哽住了載灃,半天才說道:“朝中上下都是他們的人。我何曾有爪牙心腹?”

“叔父居然連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溥偉有些鄙夷地看著載灃。

載灃突然眼睛一亮:“你看孫百熙如何?”

溥偉皺皺眉頭:“孫元起?那個教書先生?我只聽說他泰西學問做得好,洋人和青年學生都很服他,別的就不知道了。”

載灃有些興奮:“那你有沒有聽說,他在官場上和誰走得比較近?”

溥偉想了想,答道:“似乎沒有吧?之前他一直是躲在孫文正公(孫家鼐)的羽翼之下,儘管曾在張文達公(張百熙)、張文襄公(張之洞)手下做過事,不過這三個人都已先後作古。後來他便是一個人。沒聽說和誰走得比較近。”

“那和革命黨呢?”…;

溥偉道:“之前倒是有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