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首先,她在一個協助者——通常是她的男朋友的幫助下把每個步驟練習數遍,然後,再試著自己完成。例如,獨自完成第三步後,在協助者的幫助下她開始練習第四步。只要她一感到強烈的焦慮,以至可能會失去控制時,就會暫時中止或退出過程。她發現這樣做會使整個過程完成得最好。如果她強迫自己去感到很焦慮的地方,但卻沒有過於焦慮或者怨恨自己,那麼,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康復的程序就簡單多了。

針對自己特定的驚恐狀況,辛迪採取了三個步驟:(1)分解目標;(2)想象脫敏;(3)現實生活脫敏。透過定期地練習脫敏,三個月後,她能夠重新進入所有先前回避的場所,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辛迪的自我動機很強,而她的男朋友通常也會在療程進行的前期伴隨她左右。來自於男朋友持續的鼓勵和幫助大大加速了她的進步。

戰勝任何恐懼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就是要面對它。但是,如果你有廣場恐懼症,那麼,要想應對這種長期存在的恐懼的願望在最初看起來可能無法實現。辛迪發現如果把整個程序分解為小步驟,而這些小步驟在最初想象時已經決定好了的話,這種應對過程是可以實現的。

除了戰勝恐懼,辛迪康復計劃中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學會建立自信(參見第13章)。最容易讓她驚慌的主要壓力來自於她的老闆,她不會對老闆的不合理的要求說“不”。辛迪的朋友也提到,她不會維護自己的權利,也會因為害怕男朋友離開她而不敢對男朋友說“不”。她八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她就成長於這樣一個單親家庭。另外,她的媽媽很苛求,也很愛批評人,因此,辛迪從來不能確定媽媽是否愛她,並且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害怕被媽媽拋棄。小的時候,她就不敢堅持自己的觀點,害怕會因此而危及到從媽媽那裡得到的那種脆弱的、有條件的愛。辛迪把這種依賴的方式以及擔心被拋棄的想法帶到了成年,並遷移到了與男朋友的關係之中。從一種很微妙的角度上看,這確實加劇了她的廣場恐懼症。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她覺得只要她依賴男朋友的照顧,男朋友就不會離開她。

在康復期間,辛迪意識到她要重新改編她的“人生劇本”。她覺得老是要去照顧其他人的想法只會讓她感覺越來越沮喪,她需要增強自我意識,維護自己的權利。透過學習建立自信,她發現可以要求自己想要的,對不想要的可以說“不”,與此同時依然可以從男朋友和其他人那裡得到愛和支援。事實上,她還很驚訝地發現,堅持自己的想法以後,每個人反而都更加尊重她了,包括她的男朋友。辛迪從學會面對她先前拒絕的情境中獲取的獨立、自主,與她從培養更加自信的個人風格中獲取的獨立、自主相互影響。依賴是使對陌生環境感到恐懼的持續原因,而她不再依賴了,因此也就不再有場所恐懼症了。

整合治療:最佳的康復途徑(7)

辛迪的童年時代給她留下了不安全感以及對被拋棄的恐懼,因此提升自尊也是很重要的(參見第14章)。辛迪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關愛,對此,她發現,唯一的補救措施就是自己成為自己的好父母。透過改善自己的外形,並以堅定的自我接納和自我價值觀去抗衡內心的批評家(內心的自我批評),這一點她部分做到了。但是,她發現最有幫助的是培養與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內在小孩”是指你自己的一部分,他頑皮、有創造性,但也帶有自孩童時起就有的舊傷痛——痛苦、不安全感或者自卑感。辛迪學會重新定義自己的情緒,當她感到不安全或受到驚嚇時,便會從“內在小孩”中找尋原因。在她學習以各種方式去支援、養育並照顧她“內在小孩”的過程中,她獲得了很大的內心力量和自信心。

總之,辛迪應對廣場恐懼症的康復計劃包括了蘇珊應對驚恐發作康復計劃中的所有步驟,另外還增加了想象脫敏法和現實生活脫敏法,以克服她對特定情境的逃避。對於辛迪來講,構建自信和自尊也是很必要的。她需要克服自己的那種來自童年的不安全感和對被拋棄的恐懼,否則她的廣場恐懼症會更加嚴重。她所有的計劃包括六個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如下:

生理的呼吸練習

定期的深層放鬆練習

定期的有氧運動

增強營養,包括維生素的攝入

行為的運用應對技巧,在一開始時就防止恐懼的反應

從想象脫敏法和現實生活脫敏法來克服特定性恐懼

情感的學會確定並表達自己的感覺

心理的面對消極的自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