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這個大清農學院的機構也很快得到了朝臣們的同意,如果能提高畝產,那就能少餓死人,這才符合盛世景象的要求。最後一條就是要求做一個招商局鐵匠工場,這讓朝臣們有些疑惑。永璇居然打算在京城郊外興建一個鐵匠工場,用來研製新的鐵器以滿足農具改革的需要。
乾隆聽到這,立刻發現這個東西不簡單。他很清楚的知道,火藥器械局的火槍已經快研製成功了,而目前就是缺少好的鋼鐵。而且乾隆也對永璇在木蘭圍場上使用的陌刀很有興趣,準備對士兵進行換裝,而這個鐵匠工場似乎就是為了這一切而準備的。於是乾隆不顧部分朝臣的質疑,而同意了第三條。
一側的永琪及福倫則徹底氣歪了鼻子,原本想將永璇趕下臺,但沒想到永璇卻依靠這次彈劾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個皇家農學院跟一個皇家鐵器工場的東西。而且乾隆在退朝後,還特意帶著永璇進了軍機處,至於商量了什麼,卻不是永琪所知道的了。
只是沒過多久,各地都開始選派鐵匠趕往京城,而京城的西北角上,一個守備森嚴的小鎮正在興建中。這個小城的興建用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其中最神奇的就是八阿哥發明的“水泥”,在水泥的幫助下,小鎮裡多的是兩層、三層建築了。若不是有士兵駐紮,附近的老百姓怕是早就進去看了。
而皇家航海貿易局也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在倭國徵募刀匠及鐵匠,待遇從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