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更令人驚訝的是,厲雲還憑藉著他優秀的軟體程式設計構架能力,對同樣需要程式控制的數字化航電系統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如果說厲雲在電傳飛控上面的造詣可以讓他坐上西南科工電傳飛控室的主任一職的話,那麼厲雲在數字化航電系統上的研究,則是新殲副總師非他莫屬的最大原因。

所謂多用途戰鬥機,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打這種主意,但真正要實現完整、無縫切換對空和對地之間的作戰模式。

這就必須要有數字式航電系統做保障,F18能做到這一點就在於F18使用了數字化航電系統。

簡單些說:戰機對地、對空兩種模式,和戰機之間的關係,就好像電腦和作業系統的關係一樣。

要實現一臺電腦娛樂、辦公兩不誤,使用雙系統就是最好不過,戰機做到對地對空兩不誤自然也是如此。

只用用開機的時候,選擇對應的作業系統就能完成不同的需求,這才是多用途戰機的精髓所在。

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有優秀的航電系統構架,而厲雲之前提出的一種理念卻讓楊輝驚為天人,甚至差點懷疑一傢伙也是穿越者。

厲雲提出的航電構架方案:採用綜合功能子系統,將整個航電系統劃分成四個分割槽,感測器子系統,數字訊號處理區、任務處理區,飛機管理區,並實現模組化設計。

這東西普通人聽起來很難搞懂到底意味著什麼,但不要緊,只需要知道這種航電構架的名字叫“寶石柱”就夠了。

同時還要知道這種寶石柱航電系統是用在美國的F22上面,F35的航電系統被稱為“寶石臺”也是這一系統的改進版。

當然了,美國的第三代戰機是沒有使用到這種東西麼,如此也就知道了這東西到底是什麼級別的黑科技。

當然,再怎麼黑科技的東西,到了兔子這裡瞪一眼就要懷孕,上一位面的美帝三代沒有福氣用上這東西,但共和國的三代機就用上了這一技術,這款飛機就是十號工程機。

可以說寶石柱這種東西就是代表了航電領域的高大上,然而它的命運同樣和被美帝吹渲染的強大無比的DSI進氣道一樣,都是要被……

現在好了,新殲硬體方面已經用上了上一位面中被兔子白菜化了的DSI進氣道,那麼軟體上肯定不能落後。

若是“寶石柱”系統可以用在新殲上面,那情景簡直太美,想想就覺得夠刺激。

正是基於這些情況,楊輝才要力挺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厲雲當上這個副總師。這樣的成就,在年輕一代中,恐怕也就只有西飛唐昌紅可以比比,那也是一位副總師的存在。(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八章:用錢解決

隨著新殲指標的下達,西南科工的科研隊伍再次連軸轉,一部分由新任的吳炳麟總師帶隊,聯合著巴航工業的一小部分科研人員,正在對FC—17進行最後的定型設計,預計再有半年時間就能開工製造原型機。

同時、為了節約時間,FC—17科研隊伍利用一開始為驗證大邊條翼技術而建造的YZ—1技術驗證機為基礎,機體加上側板技術、將原機上面的電傳飛控作為試飛應急使用,一款和計劃中的FC—17氣動一模一樣的戰機先一步開始試飛。

這些楊輝都看在眼裡,對於這種方法自然不會阻止,能早一些加快FC—17研製進度,楊輝高興還來不及。

而楊輝這邊也各種快馬加鞭對新殲的氣動進行吹風試驗,雖然現在只是方案提出階段,但吹風也是必不可少,不然你在方案競選的時候拿什麼資料來支援你的說法。

現在共和國的風洞群在涪城已經配套完成大部分,西南科工的新殲氣動方案在涪城一個地方就能完成。

新殲的研製關乎西南科工的未來,這次新殲的研製是西南科工躋身共和國真正的第三代戰機研製單位最後一次機會。

若是這次競標失敗,以後僅憑藉著魔改殲七系列的戰績,在新世紀的四代機競標中會非常被動。

就這樣重要的專案,楊輝在帶隊進行了半個月的總體氣動探索之後,還是被外界的訊息拉出了風洞群。

懷著各種不解,楊輝在飛機上就問著前來接自己的秘書。看有沒有得到什麼訊息。

“我想公司應該是沒有出問題的,關於新一代中推發動機的競標。不還也要再等半個月才會開始嗎?到底……”

楊輝倒是想了很多的可能,但他還是算了漏了一個問題。這也是西南科工現在需要重點關注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