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物理學家,發明家,1679 年發明蒸汽高壓鍋,1707 年在富爾達河上試航了一隻汽船。
② 富爾達河在德國東部。
③ 明輪,是一種船用推進器,狀如車輪,因大部分在水面以上,故稱“明輪”。
④ “蒙特貝洛號”在1812 年下水,是當時的一等戰艦。
⑤ 是一種戰艦。
⑥ 這裡指古法尺,每尺相當於三百二十五毫米。下文中出現的都是古法尺。
⑦ 在今德國弗倫斯堡附近。
⑧ 弗倫斯堡,德國最北端的大城市,弗倫斯堡灣頂端的港口。
五 魔鬼船
“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沒有依照帆面風壓中心①安裝桅杆,這不是它的缺點,因為這是造船業的一條規則。此外,船隻用火力做為推動力,帆就成為次要的了。還要指出的是,一隻有明輪的船對給它裝不裝帆是無所謂的。這隻“圓頭帆船”太短,太圓,太矮又太壯,船舭②和船側後半部都太大,大膽的造船的人沒有想到把它造得輕巧一些。“圓頭帆船”也有小帆船的一些缺點和優點。它前後顛簸不大,可是左右搖擺得利害。它的明輪罩太高了。照它的長度來看,它的橫樑太多了一些。笨重的機器把它塞得滿滿的。為了讓船隻能多裝貨,不得不過度地加高了舷側,這就使“圓頭帆船”幾乎出現了一七七四年的戰艦那樣的缺點,那是一種不合規格的樣式,它必須拆除桅杆以後才能很好地作戰和航行。因為船身短,船轉向應當快,轉動用的時間和船身的長度有關,但是它的重量卻使短小給它帶來的方便喪失了。它的船中肋骨太寬,因此船就走不快,原因是水的阻力跟沉入水中的最大的截面和船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船頭是垂直的,在今天這也許不是缺點,可是在那個時候,始終不變使用的是傾斜成四十五度。船體所有的曲線都連線得十分合適,但是要偏斜航行,它們不夠長,尤其是和一向從側面排出的成稜柱形的海水平行的時候。遇到大風大浪的天氣,這隻船一會兒船頭吃水,一會兒船尾吃水,這說明重心有一個毛病。由於機器的重量,裝載的貨物不在原定的地方,重心常常移到主桅的後面,於是就得藉助蒸汽的力量,不能信賴主桅帆,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主桅帆起的作用不是使船在上風處,而是會使船首偏航。當緊挨風向的時候,唯一的辦法是突然鬆開主桅帆的下后角索,這樣,風被前下角索固定在船頭,主桅帆就不再像是船尾帆了。這種操作是很困難的。舵是老式的,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舵輪,而是用的舵柄,它在固定在艉柱的鉸鏈上轉動,被一根橫放在船尾框架上面的小梁推動。兩隻類似交通艇的小船吊在吊艇杆上。船有四隻錨:備用大錨,副錨,也就是工作錨,working…anchor①,還有兩隻八字錨②。這四隻錨和錨鏈一起拋在水裡,看情況,有時由船尾的大絞盤操作,有時由船尾的小絞盤操作。在那個時期,蒸汽起錨機還沒有代替撬棒③的斷斷續續的力量。只有兩隻八字錨,一隻在右舷,一隻在左舷,所以船不能再拋下第三隻錨,這樣,面對某些風向,要使它稍稍除去一些帆檣索具。不過,這時候它可以使用副錨。浮標是符合標準的,造得能承受住漂浮的錨標索的重量。小艇的大小很適用。這是船隻的名符其實的備用船,它有足夠的力量拉起主錨。這隻船的一個新奇之處是它有一部分用鏈條裝配索具,儘管這樣,卻絲毫不能消除動索④的活動性,也不能消除靜索⑤的張力。所有的桅杆,雖然是次要的,但是毫無缺點;索具很緊,使用也很方便,就是似乎少了一些。肋骨結實,不過顯得粗劣,汽船不像帆船那樣要求木製品精緻。這隻船的速度是每小時兩海里⑥。在拋錨的時候,它能很好地轉過船頭。這便是“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它在海上航行得十分好,只是它缺少一個能分開海水的尖頭,所以還不能說它的外形就是完美的了。人們感覺得出,遇到危險,或者是暗礁或者是龍捲風,它便不大容易駕駛。它像一個笨重的東西那樣會發出咯啦咯啦的響聲。它在波浪上行駛的時候,會發出像新鞋底發出的聲音。
① 帆面風壓中心,是指船帆上承受風的各種作用的一點。
② 舭是船底和船側間的彎曲部分。
① 英語,意為:工作錨。
② 八字錨,是拋在船的兩側的兩隻錨,一般和風向垂直。
③ 這是一根可拆開的棍棒,用來轉動絞盤。
④ 動索,指繩索的一端是鬆開的。
⑤ 靜索,指繩索兩端都是給固定住的。
⑥ 這裡的海里指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