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這一招,跟平常人使的武功基礎招式毫無兩樣,但使出來卻偏偏對勁不對路。

這死士還是著了掌。

飛了老遠。

倒在地上。

然後是第五位。

鐵手一口氣以“黑虎偷心”放倒了八人,望向燕趙那兒,大吃了一驚:

正好燕趙也往鐵手這兒看了過來,亦吃了一個非同小可的驚!

兩晚的祖賢

跌倒了,便得爬起來,無論跌倒了多少次,都得要爬起來;你一旦習慣躺下去,趴在地上,就與死人無異。有些事情,你不站起來面對它就會一輩子都逃避它。

遇強挫強

力量就是美。

人活在世上,到底有什麼力量?

有人認為生命的奮進就是力量。

人的感情和良知,都是力量。

人的智慧,有異於禽獸而能馭御宇宙萬物,才是真正的力量。

其實,人本身的力量是極為有限的,一般人的力氣,還比不上一頭牛,甚至也比不上能舉起超越它體重五十倍的小螞蟻,就算少數功力蓋世的武林絕頂高手,窮其一生之力,盡其一生所學,要跟天地間驚起的一道閃電、宇宙間掠過的一陣輕風、大海里捲起的一場波浪相較,還是孓孓不足與論蒼松。

但在強者能存、更強者能霸天下的武林中人而言,能打擊敵人才是真正的力量。

從這點來說,燕趙都是很有“力量”。

他的力量就在於:

準確、兇猛而又有效地打擊敵人。

包圍截擊燕趙的人,都非同小可。

可是每一個人遇著他,交手都不到一招——最多隻一招。

——是謂“不堪一擊”:燕趙的一擊。

他一招打在敵人的關節上。

他的招式似是專取敵人關節。

而且遇強挫強。

——“殺”一個敵人,不一定需要真的“殺”了他,只要把對方打倒,打得再無還手之力,那麼,這敵人已不成其為“敵”,有時比真的殺了敵人還有效。

因為:“殺”了敵人會激起其他敵人為他報仇,“殺敵”使敵人失去活路之下只有奮勇拼命,但把敵人打得半殘不廢、癱倒於地,卻比要了敵人的命還可以使其他的敵人為之喪膽。

燕趙採取的就是這個方式。

他一面舞著。

唱著慷慨的歌。

一面出手。

出手大開大合。

每一出手,就聽到骨折聲。

關節折裂聲。

他的手掌舉起來、劈下去,無論對手擋或不擋、避或不避、閃或不閃、躲或不躲,都一定是:

骨折節裂。

在武林道上刀口邊沿討飯吃的江湖人,至怕的一件事就是:

殘廢。

———旦殘廢,就失去活命的依仗,而且,仇家必然上門,這樣活下去,真是生不如死。

而且,燕趙出手專斷人關節,無疑一下子便斷送了對手的作戰能力,但並不是要敵人喪命,只使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且,對手的作戰能力愈強,他的反擊力就愈大,下手就愈重!

所以,他的出手正拿捏準了對手的“要害”。

——這“要害”要比人身體上的“要穴”還“要命”!

所向披靡。

燕趙正要大步跨入“七分半樓”之際,忽然覺得有人在看他。

很有力量地在注視他。

——那種眼力看到自己身上那一處,就像那兒連中兩拳。

燕趙連忙轉身望去。

正好跟鐵手對了一眼。

一一那一剎間,鐵手才剛剛要去觀察燕趙那邊的戰情。

就在燕趙感覺到鐵手的“眼力”之際,其實,鐵手還未曾回過頭來看他,燕趙卻在先一瞬間感受到那種“力量”。

——眼神所發出來的元氣。

這時候,鐵手身邊包圍阻截他的人,不是倒下,就是退了開去。

鐵手大步向燕趙走了過來。

燕趙若向七分半樓處走,那兒卻有杜怒福攔守。

他自知可以擊倒這個現在不止滿臉怒容、還滿心悽苦的“青花會”會主,但至少也要在七招開外,十五招之內。

但這十招左右的時間,他就得把背後的空門“賣”給了鐵手。

——不行。

一一一招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