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她,要讓她出去見面,她都直接當作了耳旁風,從不理睬。剛開始的時候,胤礽還當她是面子薄,抹不下臉面前來見面,或是耍些欲擒故縱的把戲,待到後面次數多了,他才發現她真正是絲毫不給他面子,公然反抗,頓時一股心火就熊熊燃燒起來,氣得臉色鐵青。再次派人上門的時候,他的語氣中就帶上了三分狠戾,聲稱如果她不肯出去,那麼他就要找到四貝勒府來。
對於胤礽的威脅,晴鳶不得不重視起來。經過上次的事情,她便已經確認了這位太子爺實在是個囂張跋扈、不把倫常道德放在眼裡的人物,若是逼急了他,他真的是什麼都做得出來不需要被人發現他們之間的事情,只消讓人見到他出入沒有男主人在家的四貝勒府,她就足以百口莫辯了。
她已經打定了主意不會屈服在他的強迫之下,但並不表示著她就會乖乖地坐以待斃。就算不得不向胤禛坦白,在這之前她必須好好保護自己的名聲,否則一旦被人說成是水性楊花,那麼她就只有死路一條因此,怎樣才能頂住胤礽的壓力,保住自己的名聲,她很是費了一番腦筋,想來想去,也只有一條路可走。
論身份,她不過是個貝勒福晉,比不上堂堂太子爺;論實力,她是個女流之輩,小胳膊根本就拗不過胤礽的大腿。要想擺脫他的糾纏,唯有找一個比他身份更高、實力更強的靠山,而這樣的人,全天下也只有那麼寥寥幾位。
康熙帝她是萬萬不敢去招惹的,也沒那個機會,現在皇帝陛下可是在北方親征呢唯一的選擇就只能是德妃了。她是康熙的寵妃,又是晴鳶的婆婆,不論身份地位、親情關係,都是最好的人選。因此,晴鳶找了個由頭,進宮去討了德妃的歡心,趁機就在永和宮裡賴了下來。她的算盤打得很響,不用多長時間,只要能躲到胤禛回來,胤礽再怎麼著也得顧慮到兄弟的面子,有所顧慮,到時她再執行心中的計劃,才有可能徹底擺脫他的糾纏
德妃並不知道晴鳶與胤礽之間的糾葛,還以為是媳婦擔心戰場上的兒子,念在他們小夫妻第一次長時間的分離,又是這種兇險萬分的事情,便開了恩讓她待在自個兒身邊,加以安慰。
胤礽見晴鳶躲進了德妃宮裡,倒還真的不敢再做出些什麼了,只是對於她的“不識抬舉”,心裡恨得咬牙切齒。然而在痛恨之餘,卻又感到無比的新鮮和刺激。以往他看上的女人,不管是真心抗拒還是欲迎還拒,最後總是會得到手,但現在對上了晴鳶,他卻並沒有往常的必勝把握。也不知是不是男人的賤骨頭作祟,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得到,他對晴鳶愈發地嚮往,簡直就是志在必得了
晴鳶卻不管他的齷齪心思,暫時得以喘息,一門心思盼望著胤禛的回還。北方戰場的訊息每天都及時傳進宮裡,康熙帝御駕親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將葛爾丹打得節節敗退,眼看覆滅之期不遠。跟他在一起的阿哥們也並不像出征前所想,都是起擺設的作用。心高氣傲的皇子們抓住了一切機會表現自己,不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都各自有所建樹,令康熙帝龍顏大悅,聖心大慰,多有褒獎。
然而訊息傳到後宮的娘娘們和福晉們耳朵裡,卻並不那麼高興了。要立功就必然要冒風險,兒子、丈夫上戰場就已經夠令人提心吊膽的了,原指望他們平平安安的就好,現如今卻一個個上趕著往危險的地方跳,叫她們怎能放心得下?明裡暗裡不知抱怨了多少回,操碎了多少心,好在戰報中從未聽說皇帝和幾位皇子們有任何損傷,這使得每天得到訊息的時候娘娘和福晉們都要經歷一番驚心動魄。
晴鳶自然也是擔心胤禛的,但卻並不如其他人那麼嚴重。在她看來,其實會有這樣的事情也是康熙帝有意所為。若是他不點頭,皇子們哪裡能有那許多立功的機會?分明是他有心要鍛鍊兒子們,所以才會派他們出去做事,派出去了才會有立功的可能,否則只要他一聲令下,命令他們哪兒都不能去,誰還能立功?而,康熙又不會把兒子們當仇人,要把他們往死裡整,但凡是他派出去的,那就必定是有把握保得他們平安的,又怎會真的有危險?
而且,她還有著私心。胤禛畢竟是老四,而且只是個貝勒,胤礽不管從排序上還是地位上都穩穩壓住了他,就算他肯為了她與胤礽對上,也很難取得什麼優勢,說不定還會把他自己給陷了進去。但如果他能夠在康熙面前好好表現,得了康熙帝的歡心,那麼胤礽多多少少總會有些顧忌,不能夠肆無忌憚,他們也才有反抗的空間。因此,她一改胤禛出征前只希望他平安回來的想法,滿懷希望地期待他能夠多立下些功勞,多獲得些賞識,心境由是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