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1部分

管理工廠的事。因為她擔心這邊廠裡沒有錦繡的自己人,時間長了,這些幹部們在這邊站穩了腳跟之後,會開始糊弄錦繡。

這種擔心可不是亂想的,財帛動人心,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在有了一定的權利以後,不會以公謀私,在背後搞小動作。比如採購這一塊兒,只要卡嚴點,那些供貨商肯定會想辦法打通這中間的“關節”採購員。怎麼打通還需要問嗎?自然是誘之以利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就怕供貨商那邊以次充好,採購員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質量這一關,可就完全沒有保障了。

以在前市,就算生產量再重,質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問題,就是因為供貨這一關,是秦美菱把持著的。想在她這裡搞那些動作,完全沒有可能。只有質量好,價格上有優勢,她才會選擇下單,誰也別想把那些以次充好的布料賣給她。

所以秦美菱才動了這樣的心思,想要親自過來盯著。

錦繡自然是不願意的,秦美菱是她這個團隊的核心人員,是負責設計和改進的,把她調去廠裡做廠長,管那些雜事,也浪費人才了。

知人善用,是一個成功企業家必須掌握的事情。

不過秦美菱擔心的事情並不是沒有道理,如果企業的基礎出了問題,短時間之內可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時間長了,那這個企業就會從根部開始腐爛崩盤。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做好防範工作。

為了這件事,錦繡想了個連環扣的辦法。就是每個部隊的主管,手裡的權利是有限,並受到其他部門牽制的。

比如採購部,按生產要求採辦材料,採集回來的樣品和價格,需要送回市總部給錦繡或者秦美菱確認無誤之後,才能採購。

所有采購回來的材料,都需要提交給生產部主管做核實,確定和樣品一致之後,才能入庫。財務部那邊收到倉庫的入庫資訊之後,才可以放款給供貨商。

在以後的生產中,若是在質量上出了問題,採購部是要負責任的。而發現問題不上報的生產部,也需要承擔責任。員工在生產中發現質量問題反應上報者,核實之後,一律有獎。

至於價格,有她掌握住,底下的人哪怕做些抽成拿差價的事,她也不會太在意。只要不影響到廠裡,這種事,她也可以做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但是一旦出了問題,那採購部的主管,那可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收受賄賂這個罪名,可得仔細掂量掂量了。

財務部那邊放款,也是需要經過審批的。每一筆款項放款之後要做好記錄,每個星期做好統計,寄回總部稽核。任何一筆賬目出了問題,財務主管全責。

有了這個一環扣一環的辦法,錦繡相信,沒人敢輕易在這些事情上做文章。

晚上,江珊跟顧援朝打了電話過來,詢問今天開張的情況。

他們都有事,抽不出空來參加錦繡工廠的開張,所以只能打電話問候了。錦繡也理解,公婆都有公職在身,工廠開張又不是什麼頂天的大事,必需要他們親自來參加。

當初顧年華幾次受傷,他們抽不出身的時候,依然只能匆匆來看一眼,然後立刻趕回去。也就只有顧年華從戰場上被找回來的那次,江珊請了很長時間假陪著。

錦繡的理解,江珊和顧援朝都很高興。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和包容,不然這關係再好,也有弄僵的一天。

當初江珊和顧援朝也同樣理解錦繡,所以才在工廠開張前,幫錦繡擋下一波來自親戚的麻煩。

錦繡開了這個工廠之後,顧家的那些親戚就打起了小算盤。

雖然顧家的人如今都混得不錯,但顧家還有些什麼表親之內的,並不一定就混得好。比如當初在錦繡和顧年華婚禮上挑事的那個矮胖子一類。

錦繡的事業做得有多大,這些親戚心裡都有點數,所以這小算盤打得噼啪響。以後到了錦繡的工廠裡,憑著老闆親戚的這個名頭,那還怕混不好?他們可都打聽了,錦繡手下那些管事的,工資高得讓人眼紅,他們這些親戚去了,錦繡還能虧了他們?

打著這些主意的親戚,於是便開始往顧家跑。因為錦繡不在市,再一個,他們跟錦繡也不太熟,怕提了這要求錦繡也會推回來,於是便去走顧家的路子。

怎麼說都是親戚,相信江珊和顧援朝不會那麼不講情面。畢竟用誰不是誰,用自己人那不是更放心嘛。

江珊和顧援朝並沒有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