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說啥?
(男):妹子妹子你聽話:
(合):那六月開的是茄子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眾人白):茄子開花顛倒掛,丫娃把咱該叫啥
七不楞登一條條,八不楞登哎吆吆
(眾人唱):哎喲一個哎喲一個花枝是來抱花(依兒吆)
(男):七(吆)月(吆)依呀哩麼呀咿呀
那七月開的是什麼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女):哥哥你說啥?
(男):妹子妹子你聽話:
(合):那七月開的是蕎麥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農民父親 十二(8)
(眾人白):蕎麥開花一股抓,丫娃又白又細發
七不楞登一條條,八不楞登哎吆吆
(眾人唱):哎喲一個哎喲一個花枝是來抱花(依兒吆)
(男):八(吆)月(吆)依呀哩麼呀咿呀
那八月開的是什麼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女):哥哥你說啥?
(男):妹子妹子你聽話:
(合):那八月開的是西瓜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眾人白):西瓜開花壓蔓蔓,丫娃名叫香串串
七不楞登一條條,八不楞登哎吆吆
(眾人唱):哎喲一個哎喲一個花枝是來抱花(依兒吆)
(男):九(吆)月(吆)依呀哩麼呀咿呀
那九月開的是什麼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女):哥哥你說啥?
(男):妹子妹子你聽話:
(合):那九月開的是###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眾人白):菊花開花滿山有,丫娃跟上咱就走
七不楞登一條條,八不楞登哎吆吆
(眾人唱):哎喲一個哎喲一個花枝是來抱花(依兒吆)
(男):十(吆)月(吆)依呀哩麼呀咿呀
那十月開的是什麼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女):哥哥你說啥?
(男):妹子妹子你聽話:
(合):那十月開的是野棉花,花枝來抱花(依兒吆)
(眾人白):棉花開花遍地白,丫娃跟咱成雙對
七不楞登一條條,八不楞登哎吆吆
(眾人唱):哎喲一個哎喲一個花枝是來抱花(依兒吆)
這是男女聲對唱和二重唱以及眾人說唱的曲子,叫《十抱花》,廣泛地流傳在鹿縣東邊一帶,是社員勞動叫號子和正月裡鬧秧歌的主要曲目,很受大家歡迎,歌詞粗獷質樸,曲調昂揚激越,猶如曠野的風,透著一股悍性。因此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幾句。一時群情激盪,整個山峁彷彿都跟著動了起來,本來幹不完的活一會兒就幹完了,大家意猶未盡,久久不肯離去。這樣一場對歌一般會進行一個多小時才會罷休,有時是兩個生產隊的人在對,有時是三個生產隊的人在幾個山頭遇到了一起,於是梁家河便飄蕩在歌的海洋裡,顫悠悠地把人的心牽著往一起走。時間長了,哪個村子有幾個歌把式,哪個男人聲音洪亮,哪家女人嗓門婉轉,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是未婚的年輕人,便會引起對面年輕人的格外關注,正月裡鬧秧歌的時候就會拉了幾個伴兒前來觀看,不為別的,只為心裡的那個人。
太陽臥在厚厚的雲床上休息了,晚霞把西半個天空塗得透亮,天幕漸漸拉合,暮靄籠罩著山野,勞作了一天的社員也該收工了。他們說說笑笑地往山下走,一天的疲勞似乎煙消雲散。有些婦女已經等不及了,一路小跑往家走。
她們知道,孩子們早就餓了。
農民父親 十三(1)
受過饑荒的人對糧食特別敏感,母親如此,奶奶如此,父親也如此。父親跟大翠都有舔碗的習慣。大翠剛到家的時候,大家都覺得舔碗噁心,後來在逃荒的過程中好不容易討到點食物,吃的時候便都把碗裡舔得乾乾淨淨,個個如此。到了梁家河後,一家人更是這樣。每次吃飯的時候只要有一小粒飯掉在炕上,父親都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放在嘴裡,有滋有味地咀嚼著,似乎這粒飯是失而復得。姐姐有一次沒把飯吃盡,被父親打了一個巴掌,我被教訓的次數更多。吃飯的時候一家人都不出聲,似乎在進行著一項神聖的工作,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怠慢。
父親是個善良的人,每次來了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