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毫米速射炮,雙方數量一致,但口徑卻比對方大了12毫米,火力差距不言而喻。

至於四級速射炮方面,建威級保留了登雲級的火力配置不變,依然壓制〖日〗本海軍敷島級的四級火力。

建威級戰列艦在速度和火力上都超過了曰本海軍的敷島級戰列艦,為了控制排水量,裝甲方面就不能再增加了。好在原來登雲級戰列艦人裝甲防護就高於〖日〗本敷島級戰列艦,因此建威級只需要保持登雲的裝甲防護設計即可。

儘管這樣,建威級的裝甲重量依然超過了登雲級一千多噸,主要是因為建威級增加了二級、三級火炮的數量,加長、加寬了艦體,這些都導致裝甲覆蓋面積的增加,最終導致裝甲總重量增大。

為了降低不必要的裝甲防護,按照重點防護的思想,建威級戰列艦的裝甲設計上沿用了妲己號的設計思想,主裝甲帶延伸至艏艉主炮炮塔,同時向上包裹了炮塔座圈、司令塔、炮塔下彈藥庫,以及供彈井、鍋爐艙、電機房等要害部位。主炮、副炮的炮塔完全裝甲化,而位於水線和船艏炮室內的88毫米速射炮,也擁有至少能抵禦炮彈破片的適度防護。

當前世界各國主力裝甲技術為克虜伯裝甲和哈維鋼,而〖中〗國海軍主力艦從建威級開始,在裝甲鋼材上面首次使用國產特種鋼。

國產特種鋼又名中華鋼,是王辰浩根據他那個時代的航母專用特種鋼的思想特別指示直隸鋼鐵公司研發的。當然,儘管直隸鋼鐵公司擁有世界頂級的鋼鐵技術團隊,但是一時三刻還是無法開發出後世的航母專用特種鋼的。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技術團隊們來說,他們不是研發不出來特種鋼,而是他們缺乏指導思想,缺乏“偶然發現的契機”和“靈感”。在王辰浩的提醒和引導下,直隸鋼鐵公司的技術團隊開始向鋼材當中加入王辰浩所說的絡、鎩、鎢、鐵等金屬,將原本比較單純的鋼材改變成合金鋼,進而一步步的開發出軍用特種鋼來。

經過一番努力,直隸鋼鐵公司的技術團隊開發出了十幾款特種鋼,其中幾種鋼材經過嚴格的強度和硬度測試後,結果顯示這幾款中華鋼超過了當前的克虜伯鋼材和哈維鋼,成本也低於二擊。於是王辰浩將其命名為中華鋼,併為了刺jī技術團隊繼續努力,王辰浩要求海軍艦政總署將中華鋼首先在建威級戰列艦上使用。

這樣一來,建威級戰列艦採用中華鋼後,原本需要331毫米後的克虜伯鋼材作為裝甲防護,如今只需要安裝純毫米厚的中華鋼即可達到同樣的防護強度。如此一來,建威級戰艦的裝甲重量得以降低不少。

〖中〗國海軍是經過多次海戰的,對於戰艦在海戰中的表現,〖中〗國海軍經驗豐富。在戰艦水線下的防護設計上,建威級覆蓋有4英寸(101毫米)厚度的水下防護裝甲層。不僅是有裝甲保護,還在戰艦的兩舷的水下,安裝上了防護隔艙。

這些在受到魚雷或者水雷襲擊時,能破裂進水以減低爆炸對於船體傷害的隔艙,使軍艦在遭到水下破壞時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最後,在通訊指揮上面,建威級戰列艦從一開始設計時就為安裝無線電系統和電話系統預留了獨立艙室和管線,艙室擁有裝甲防護,管線佈置在裝甲內側,並經過科學規劃,設計多處備用迴路,以便線上路遭到破壞時得以保障通訊持續暢通。

建威級的無線電系統遠比北洋科技授權給〖日〗本和俄國的無線電系統先進的多,同樣也比授權給美國和英國的無線電系統強。俄國和〖日〗本海軍的無線電系統還停留在可以橫跨英吉利海峽的距離上面,屬於馬可尼二代無線電系統。英美兩國作為〖中〗國的準軍事同盟,其海軍授權使用的無線電系統叫日俄強,是馬可尼三代無線電系統,可以橫跨大西洋。但〖中〗國海軍自己使用的無線電系統卻是在馬可尼四代基礎上由特斯拉改良的特斯拉二代無線電系統,已經可以橫跨整個太平洋了,而且訊號強度也大幅度提升。

在火控系統方面,建威級戰列艦採取最新的火徑系統,使得火炮命中率大大提高。這得益於北洋科技光學實驗室所研發的最新光學觀測系統。

19世紀中期以前,戰艦炮多是前裝彈滑膛炮,射速慢、射程近,作戰距離很近,一般保持在五個跳板長度的距離內,靠火炮數量多取勝,實在不行就來接舷戰。

隨著大口徑的戰列艦出現,305毫米主炮的射程已經達到14000米以上,主炮打擊成為制勝關鍵。各種光學儀器是火控系統的關鍵。交戰中沒有人能夠拿著皮尺丈量艦體之間的實際距離,槍炮長只能透過光學儀器來讀算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