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索斯群島。
由於當年義大利加入同盟國的原因便是跟法國在的黎bō裡殖民地衝突,如今義大利真正實現了佔領該地區,法國也表示支援,雙方的矛盾頓時消除。英國也很大方,表示不會追究義大利參與八國聯軍侵英戰爭一事,並願意將意屬索馬利亞歸還給義大利。這樣一來,義大利跟協約國之間的矛盾便煙消雲散。反過來,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根本擋不住英國海軍和法國海軍的威脅,指望德國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是不可能的,於是義大利政府就此開始倒向協約國一方。!。
………【第362章 中華帝國的全球戰略佈局】………
第362章中華帝國的全球戰略佈局
巴爾幹地區的火yào桶正在急劇恆溫,義大利跟法國解決了北非的黎bō裡殖民地的利益劃分問題,英國將意屬索馬利亞歸還給義大利,俄國支援義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擴張,這樣一來,義大利跟協約國之間的矛盾得以解決,使得義大利在未來可能的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衝突中保持中立()。15
協約國的戰略目的達到,這令德奧同盟感覺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義大利和協約國的曖昧關係傳至德國高層接受討論,但德國高層依然認為義大利還是忠於同盟國的,盡力拉攏義大利,保持跟義大利的良好關係。
不過,這並不能緩和義大利向協約國靠攏的局面,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意土戰爭、巴爾幹戰爭之後,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英國認為奪回埃及的時機已到,於1910年12月3日大舉向埃及蘇伊士運河地區增兵30萬,並對奧斯曼帝國聲索埃及領土主權,要求奧斯曼帝國將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