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部立即組織殘餘4萬餘日軍主力,配合6萬預備役軍隊,從新在竹田穩住戰線,並在阿蘇山、連山、長谷山、鷹取山等處構築防禦工事。
從八月份開始,中華帝國組織對日軍阿蘇山、長谷山防線進行攻擊,但由於這些地方地處九州中部橫斷山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倭國糟糕的鐵路和公路網,除了一條從北九州、福岡到熊本的環九州島幹線鐵路外,再無鐵路可供中華帝國運輸軍隊。而中華帝**對於後勤補給依賴嚴重,卡車、軍用汽車一方面提高了中華帝**的兵力運輸能力,另一方面卻陷入倭國糟糕的路況當中,運輸不便。同時,中華帝國陸軍尤為喜歡155毫米重榴彈炮這種破壞力極強的重型武器,在倭國山區運輸成了難題。
這導致中華帝**對日軍的攻勢銳減,儘管有強大的海軍航空兵戰鬥機支援,但是後勤跟不上導致中華帝**不敢冒進,以至於整個八月份未能突破日軍在九州中部山區構築的防線,並給日軍以喘息時間。
中華帝**在短時間內無法突破日軍山脊防線,於是徐邦傑一方面抽調兵力攻佔整個熊本縣東部,接著向九州西北部的長崎縣、佐賀縣,九州南部的宮崎縣擴張,一個月內陸續攻佔這些地區,戰略九州島四分之三的土地,將日軍壓縮在九州島東北部的大分縣和福岡縣東部地區。
另一方面,徐邦傑向帝國總參謀部請示後,陸續從國內調集軍隊,分別在佐世保港、熊本港、博多港、宮崎港這四大港口登陸,很快在九月中旬前集結了20萬中華帝**隊,另外還有十五萬朝鮮皇協軍。
與此同時,倭國參謀本部也認為中華帝國將重點攻擊九州島,為了保住九州島,守住四國島和本州島門戶,日軍也陸續從本州島抽調軍隊增援。
截止9月中旬,日軍在九州中部和東北部集結了12個師團,8個預備役師團,總兵力五十萬。不過,除了八個主力師團的裝備還算過得去之外,8個預備役師團的武器裝備還不如中華帝國的國民警衛隊的配置。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利益重新分配。中華帝國對倭國開戰,自然少不得是因為利益而戰。
整個八月和九月期間,中華帝**每佔領倭國一座城市,必定進行一番三光政策。由於中華帝國礙於自身的國際形象,因此這個三光政策就交給了朝鮮皇協軍去辦。當國際社會予以譴責的時候,中華帝國外交部則將全部責任推給朝鮮皇協軍,稱朝鮮人民深受倭國迫害,難免發生這種事情。中華帝國方面對此表示遺憾,但是要指出倭國國民應該做好戰爭犧牲的準備,這是難免的。
而朝鮮皇協軍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從九州十幾座城市掠奪來的總價值3億龍幣的財富,其中九成以上都上繳給中華帝國了,實際朝鮮皇協軍僅僅留下不到三千萬龍幣。
儘管中華帝國拿了大頭,朝鮮拿了小頭,但是三千萬龍幣對於朝鮮來說,是一筆鉅款,朝鮮國王李熙對此非常滿意,並指示朝鮮皇協軍司令官金平枚繼續這樣做下去。
由於正面突破日軍重兵防守的阿蘇山、長谷山等天險要地非常困難,於是中華帝國總參謀部決定沿著九州島周邊沿海,實行戰略大迂迴,沿著海岸線,在海空軍力量的掩護下,對日軍實施反包圍戰術。
從十月三日開始,中華帝**並分兩路,左翼軍團總兵力10萬人,包括5萬朝鮮皇協軍,沿著宮崎縣濱海區,向大分縣日軍進行左翼迂迴包抄。右翼軍團沿著福岡縣向北九州前進,總兵力10萬人,包括5萬朝鮮皇協軍。面向日軍山脊防線的中華帝**隊15萬人,包括5萬朝鮮皇協軍,負責牽制日軍。
十月三日中午,中華帝國右翼軍團率先向古賀日軍十七師團發起猛攻,雙方在雞鳴山爆發激戰。中華帝**在海軍艦隊30多艘戰艦和海軍航空兵300多架戰機的火力支援下,動用300門火炮,在30輛m10式戰車的掩護下,向日軍陣地發起猛攻。
強大的海軍艦炮火力和陸軍炮群火力很快便將日軍的炮兵陣地火力給壓制了下去,空中戰鬥機嘯叫著俯衝下來,對日軍步兵陣地、機槍陣地實施猛烈的機槍掃射,給日軍造成大量傷亡。
步兵經過幾個月的實戰後,漸漸的學會了協同作戰,將原本的步炮協同戰術進一步發揚光大,步兵和戰車相互補充力量和相互掩護,日軍的自殺式攻擊模式這次不再管用,還沒等靠近戰車,就被戰車上的火炮和機槍,以及戰車旁邊的步兵火力給擊斃了。
這樣,中華帝**迅速突破日軍三道陣地的防線,戰車以銳不可當的姿態,輕易的碾碎和破壞掉日軍佈置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