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耳其局勢的擔憂和關切,指責希臘和亞美尼亞是製造地區局勢緊張的罪魁禍首,應當立即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呼籲當事國召開和平談判,中華帝國願意充當調停國。此舉得到了國際社會輿論的支援,歐洲反戰人士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中華帝國正在履行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大國所該做的事情。

中華帝國在佔據輿論優勢之後,隨即指示常駐國聯代表進一步提出了中華帝國的要求。利用國聯維穩條款起草國聯成立至今第一條維和法案編號192010110001(前八位是rì期,後四位是案件編號),要求國聯介入希臘、亞美尼亞和土耳其之間的戰事。

國聯當即召開成員國大會,對中華帝國起草的192010110001號方案進行表決。結果第一輪投票表決結果顯示,39個普通成員國當中30個國家投了贊成票,6票反對。3票棄權。六個投反對票的國家基本上都是支援希臘的巴爾幹聯盟成員國,和支援亞美尼亞的外高加索蘇維埃聯盟。

草案獲得一審透過,但是卻在二審的常任理事國表決中碰了釘子。儘管德國支援,但義大利投了棄權票。英法兩國則直接動用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直接否決了該草案。

對於英法兩國投反對票一事,中華帝國方面相當的不滿,於是立即同英法兩國舉行閉門會議進行磋商。

英法兩國都是希臘和亞美尼亞背後的真正主使者,自然會投反對票,更不會輕易改變立場。為此,中華帝國方面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來迫使英法兩國妥協讓步。

戰後的英法兩國儘管獲得了中華帝國的經濟援助,暫時控制住了國內局勢。但是兩國在大戰中消耗甚巨,倒退了二十年的經濟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恢復元氣的。英國希望恢復金本位制,但是英國的黃金在戰爭期間為了購買先進的飛機、坦克和各種物資,95%的黃金和白銀儲備都流失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流入了中華帝國。戰後英國內閣期望重振英國經濟霸權地位,但是南非的黃金儲量雖然巨大,可是短時間內無法支撐英鎊紙幣的兌換任務,英鎊依然處於高度貶值水平,跟世界唯一幣值穩定的龍幣兌換比率為75:1。這跟戰前1:5的水平相比較可以看出英鎊的大幅度貶值。

英國聯合內閣做過很多努力方案,但是最終都失敗了,沒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根本無法回籠市面上流通的大量英鎊紙幣,就談不上抑制通貨膨脹恢復金本位制。英國當局為此多次向中華帝國求助。請求中華帝國借給英國1000噸黃金作為準備金,但是都遭到中華帝國的拒絕。中華帝國只向英國借貸龍幣。而龍幣只能用來從中華帝國購買商品,禁止直接兌換黃金。中華帝國佔據全球90%的黃金儲備。因此英國想從其他國家獲得黃金也是不切實際的。

這樣一來,英國的金本位制救援計劃遲遲無法啟動,經濟恢復也就談不上了。

中華帝國在土耳其問題上向英國施壓,但是英國也據此跟中華帝國提條件,請求中華帝國可以借1000噸黃金給英國。

經過幾輪討價還價,中華帝國最終答應向英國提供540噸黃金購買英國國債,換取英格蘭銀行回收市面上的30億英鎊的紙幣,以減輕英國通貨膨脹的壓力。英國當局只想著如何得到黃金來維持金本位制的金融體系,同時回收市面上過多的英鎊紙幣,抑制通貨膨脹恢復經濟。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中華帝國此舉實際上就是炒股票的抄底戰術,在英鎊最不值錢的時候大規模換取英鎊,等到英國恢復黃金本位制,結束通貨膨脹時,英鎊就會升值,中華帝國抄底得到的30億英鎊的實際購買力將相當於4000噸黃金,無形中,中華帝國等於向英國發放了一筆鉅額的高利貸,回報率驚人。

同樣,中華帝國也向法國提供了480噸黃金購買法國國債,換取法蘭西zhōng yāng銀行回收市面上流通的780億法郎紙幣,同樣也是幫助法國恢復金本位制並控制法國國內的通貨膨脹。

英法兩國國內自然有一批高階經濟智囊團,他們看出了其中的鉅額貓膩,他們一度勸說英法兩國zhèng fǔ不要跟中華帝國做這筆交易,但是英法兩國當局認為中華帝國雖然從中獲利,可英法兩國也同樣是得大於失,因此按照博弈論來衡量的話,這是英法兩國正確的選擇。

英法兩國的銀行資本家們對此的看法也是眼熱,雖然世界大戰英法兩國的經濟都遭到重創,但是這並不影響兩國的銀行資本家們的獲利。戰爭期間,銀行商人是永遠不會吃虧的,相反他們大發戰爭財,戰前的大財團變成超級財團,小財團變成大財團